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兴安岭有一支造林“远征军”

  □本报记者  许晓岚  霍晓庆  张慧玲

  大巴车穿梭颠簸在呼伦贝尔市乌尔旗汉到兴安盟阿尔山的山路上。车厢内,每一双胶鞋都沾满泥巴,每个人头发上都沾着灰尘枯草,迷彩服已经跟泥土和在一起看不出颜色,但人们的脸上都喜气洋洋。一路说笑,回家的路格外欢畅。

  就在过去的20多天里,这群阿尔山的林业工人跨越700多公里,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在额尔古纳河流域生态保护恢复综合治理工程中,完成了1万亩造林任务。

  大兴安岭森林带位于内蒙古东北部,是我国北方寒温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区,分为嫩江上游水源地、额尔古纳河流域、大兴安岭南麓林草过渡带等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根据《东北森林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所属19个森工(林业)公司全部纳入其中的大兴安岭生态保育工程中,目的是进一步提升森林质量和生物多样性。

  “在这项重大工程中,额尔古纳河流域生态保护恢复综合治理工程区涉及面积最大,需要在4年的时间里完成293.16万亩规划任务。”内蒙古森工集团森林经营部副部长张伟介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春季造林最佳时期只有短短的二十几天,时间紧、任务重。为此,森工集团紧急调派阿尔山、绰尔等9个森工公司的1900多名林业工人赶赴额尔古纳河流域的乌尔旗汉、库都尔等地进行异地植树造林。

  跨越数百公里,集中优势“兵力”打一场植树造林“大会战”,此次行动被称为“远征”造林。

  5月7日凌晨3点,阿尔山森工公司天池林场营林技术员夏学兵和200多名工友一起,驾驶着大客车、皮卡车、拖拉机浩浩荡荡向乌尔旗汉森工公司佰拉图林场奔去。经过12个小时颠簸,就在距离造林地最后几公里处,车子深陷沼泽无法前行。为了不耽误造林时机,工人们纷纷背起随身行李徒步上山。

  人到了,生活物资却没到达。入夜,林区气温极低,工人们只能露天“熬过”一晚。“正是防火戒严期,我们不能烧火取暖。躺在潮湿的地上,冷得根本无法入睡,大家就起来跺着脚一直到天亮。”夏学兵说。第二天一大早,工人们又立即投入工作,清理草坪、打防火道、刨树坑,为造林做着准备。“趁着土地还没有完全解冻,先挖好树坑,等过几天返浆期水聚集到坑里,种下的树苗成活率才高。错过这个时机就很难成活,所以大家一刻都不敢耽搁。”

  “没有对林业的热爱、没有林业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很难坚持下来。”绰尔森工公司古营河林场副主任赵恒波感慨地说。他们异地植树造林单位为库都尔森工公司。“工人住的帐篷里,床底下全是返浆的泥水,铺床的海绵垫子潮得快能拧出水来。很多工人感冒拉肚子,还有一些人被草爬子叮咬,但是在确保没什么问题后,大家硬扛着继续投入工作。”

  57岁的王亚东,多年林业工人经历让他浑身病痛,最多的时候一天吃4片止疼药,硬挺着坚持工作;年近60岁的郑洪海,总是带头干,种树的速度连40岁的人都追不上。作业场地较远,为节省时间,工人们早晨5点半出发,中午简单吃点干粮,晚上7点多才返回驻地……为了那片绿,他们执着坚守。

  据了解,今年是森工集团启动“远征”造林的第一年,这一模式将采取“一包三年”的方式,除造林外每年还要派人进行抚育,直至3年交林验收合格为止。截至目前,额尔古纳河流域生态保护恢复综合治理工程已完成造林任务40多万亩。到2025年,该工程结束后,将继续启动岭南林草过渡带生态综合治理、嫩江上游水源地保护治理等工程,进一步筑牢大兴安岭绿色生态屏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评论
   第06版:国内国际新闻·广告
   第07版:云上103
   第08版:乡村振兴
前5个月自治区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12.6%
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王莉霞在锡林浩特视频连线方舱医院
点碳成金,“双碳”战略下的内蒙古行动
用“三心”化解群众烦心事
小草做成大产业
时刻准备接受血与火的考验
大兴安岭有一支造林“远征军”
把讲诚信守信用的形象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