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乌海:逐绿而行 向新而生

  □本报记者  郝飚

  夏日的乌海湖,湖光潋滟、风光无限。

  站在湖边,眺望着这一望无际的碧波,已在乌海市居住了50多年的李长河思绪纷飞,感慨万千:“乌海市能有这一片大湖、这样一番生机盎然的景色,以前想都不敢想。”不只是李长河老人,如今很多乌海市民和外地游客都惊叹于乌海市的美丽变迁。

  曾经的不毛之地嬗变为生机勃勃的绿色家园,记忆里的“西部煤城”也被“大漠湖城”这张新的城市名片所取代。这是过去10年里,人们眼中这座城市最显著的变化。过去10年,不仅是乌海市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的10年,也是产业转型全面起势,发展活力持续迸发的10年。10年间,乌海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推动资源型工矿城市向生态城市、创新城市、智慧城市转型,实现了城市产业结构更优,城市品位更高、城市气质更佳。

  一湖碧波刷新颜值

  盛夏的傍晚,骑行在绿树成荫的环湖路上向西远望,晚霞、乌海湖与远处的乌兰布和沙漠相互映衬,“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绝美景色令人沉醉。

  “每次来乌海都会在乌海湖边走一走,看一看这大湖、大河、大漠相互交融的美景。”在乌海湖边,来自鄂尔多斯市的游客刘建军说。

  2013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项目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建成蓄水,乌海湖出现在乌海市的版图上。

  对于乌海人来说,乌海湖不仅仅是万顷碧波,更承载着乌海城市转型的期盼。乌海湖为城市的转型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特别是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重要支撑。“城市之中有如此大面积的湖泊,在全国也极为少见,并且,这个大湖融大漠、黄河于一体,全国仅此一处。”泛舟于乌海湖上,乌海湖旅游公司讲解员王又弘介绍道。

  多年来,为加快城市转型发展,乌海市将环乌海湖开发建设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高标准规划和建设,致力把乌海湖打造成为集风景旅游、观光娱乐、体育竞技、疗养避暑、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目前,乌海湖休闲度假旅游区已入选国家水利风景区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名单。

  拥有这样一片城中大湖,受益最大的还是乌海市民。依托黄河和乌海湖,乌海市多年来矢志不移推进生态建设,沿湖建设了一大批景观公园和城市水系,极大改善了市民的生活环境及城市的发展环境。人们随时可与水亲近,乐享绿色福利。

  如今,乌海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已达到43%,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9.5平方米。“五分钟休闲绿地”和“十分钟休闲圈”是乌海的亮丽写真,“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更成了市民诗意生活的“标配”。乌海市还成功跻身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行列。

  多年来,为满足市民对美好城市生活的向往,该市还高标准推动城市焕新提质,促使城市功能日臻完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品位显著提升。

  新建改造供热、给排水管网900余公里,生活污水处理率、燃气普及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8.3%、97%、100%;农区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综合执法、环卫保洁等基本公共服务向农区延伸,农区公交通车率达100%;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面积42平方公里,实现236公里矿区道路全封闭管理,排土场火点实现“动态清零”;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达136平方公里,黄河乌海段水质保持Ⅱ类水体。“十三五”时期,乌海市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77.8亿元,荣乌高速乌海段、国道110线黄河特大桥等一批道路桥梁工程建成通行,公路总里程达1175公里,路网密度是自治区平均水平的3.9倍……这一串串亮眼数据彰显了乌海市扎实推进城市转型的坚定不移。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今年以来,乌海市将打造一刻钟社区生活圈作为加快推动城市转型的新抓手,乘着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的有利契机,通过打造“舒适安居圈,便民消费圈,社区文化圈,优教普惠圈,养老服务圈,健康医疗圈,城市颜值圈,服务响应圈”为一体的一刻钟社区生活圈,逐步实现全市社区服务体系便捷化、配套功能设施完善化、业态服务品质多样化、治理模式智慧高效化。实实在在增进民生福祉,方方面面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最近,乌海市民惊喜地发现,一辆辆崭新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穿梭于城市之中,这种车辆声音小、污染少,乘坐舒适,受到不少市民青睐。目前,全市运营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达到50台。

  在位于乌达区的乌海市海易通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一辆辆新能源重卡在工人们的通力协作下缓缓走下生产线。企业研发中心副部长周致帆告诉记者,依托乌海本地工业副产氢资源富集的优势,企业致力于新能源工矿用车、新能源重卡、储能设备、新能源电池等产品的制造及研发。目前,企业生产的30辆新能源重卡已代替了60台传统重卡行驶在乌达区的矿区道路上,有效减少了矿区道路拥堵和尾气排放。

  大力发展氢能产业,这是当下乌海市产业转型的一条新路径。

  乌海市因煤而建、缘煤而兴。近年来,随着煤炭资源渐趋枯竭、生态文明建设加速推进,走出路径依赖,推动转型发展对于乌海市来说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氢能源作为新型清洁能源,具有低碳环保、安全可控等多重优势,被誉为21世纪最理想的清洁能源。乌海市化工产业完备,每年工业副产氢约80亿立方米,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富氢城市。

  近年来,乌海市抢抓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机遇和关于“双碳”“双控”决策部署的有利契机,立足产业基础和消纳能力,坚持链群思维,将打造以风光氢储用一体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以可降解塑料为主要方向的新材料全产业链基地作为加快产业转型的主攻路径,全力推进建设。

  如今,乌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建成的国内首条液氢生产线,不仅填补了国内民用液氢的空白,也为当地液氢商业化应用打开了发展空间;赛思普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氢基熔融还原新工艺,推动传统“碳冶金”向新型“氢冶金”转变,实现冶金产业绿色化、精深化、高端化;京运通新材料光伏项目、东源科技BDO项目等产业转型重点项目纷纷落户乌海。乌海市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转型呈现出强劲势头。

  数据显示,仅去年以来,乌海市就引进实施新能源链项目25个、总装机容量386.3万千瓦,可降解塑料产业项目5个、总产能296万吨,有机硅项目2个、总产能95万吨。

  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是乌海顺利转型的关键。立足现有基础和比较优势,乌海市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创新链,推动工业产品向精细化、高端化、终端化方向转变;制定《焦化产业重组升级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焦化产业重组升级高质量发展产业规划》,以科学系统规划引领“散弱小”企业整合重组提档升级,推动资源利用由粗放使用向集约利用转变;牢牢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把节能减排降耗作为硬约束,淘汰关闭落后产能,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化工产业往高端走、往精细化走、往新材料走。目前,乌海市煤炭就地加工转化率达90%以上,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非煤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10年的47.7%提高到现在的80%以上。

  近年来,面对新的消费趋势,乌海市还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夜间经济、网红经济、首店经济等新业态,不断激发转型活力。随着飞狮工业互联网、快成科技、海易通物流电商等平台上线运行,星巴克、胡桃里、摩尔城、海底捞等首店入驻,直播带货、网红带货等消费新模式逐渐兴起,乌海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了强劲新动能。

  站在转型发展的新起点,在擘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美丽画卷上,乌海市将继续砥砺前行、实干争先,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新篇章。

  (题图:美丽的乌海湖生机勃发。

  王超  摄)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国际新闻·广告
   第04版:区域新闻
   第05版:论道
   第06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08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我区举办多场高校毕业生夏季专场招聘会
全国大众欢乐冰雪周(内蒙古站)活动开启
乌海:逐绿而行 向新而生
自治区公安机关“六连环”举措保护野生动物
内蒙古第12届残疾人健身周活动启动
以展为媒 交流共享
呼和浩特市安排5.71亿元补助资金推进乡村振兴
小小消费券撬动大市场
“叔叔,从我身上爬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