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熊熊窑火八百年 映照中华瓷文化

南瓜壶。
制瓷原料高岭土。
  □文/图  本报记者  院秀琴

  “黑矾沟,出黑矾,还有著名的花大盘。火罐钵钵油灯盏,花碗、盘碟、浆米罐、酒盅、瓷砖、大磨盘……”这段曾经流行于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的快板书道出了黑矾沟曾经盛产陶瓷的辉煌。

  黑矾沟位于清水河县西南部,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隔黄河相望,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制造生产陶瓷制品的原材料——高岭土,不仅储量大,而且品位高,为清水河县陶瓷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1年,清水河瓷艺被列入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踏上黑矾沟的土地,散落在窑洞附近的白瓷碎片,和断裂颓败的夯土墙,仍在诉说着800多年的制瓷故事……

  瓷器述说历史

  清水河县黑矾沟古瓷窑群,是一处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烧造瓷器的民窑作坊遗址。黑矾沟古瓷窑群坐落在一条长约2500米的季节性河谷内,依坡而筑、坐北朝南,多为单座、双座或多座等形式,建造为圆形圆顶状,俗称馒头窑。2008年,这处古窑址被国务院“三普”办公室公布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大新发现之一。

  “馒头窑保存完整的有25座,另有2座残缺不齐的。黑矾沟制瓷的历史,大约有800多年,这个地方的陶土特别好,有一种原料在全国是顶尖的,高级高岭土,氧化铁和氧化钛的含量是0.5%,南方地区类似陶土的铁、钛含量在1%至4%之间,另外我们清水河这个泥料有一个特性,粘性塑性很强,不用配料,就一种泥土拉回来,就能做成陶瓷。”清水河县委宣传部外宣科科长李时光告诉记者。

  据史料记载,1993年在黑矾沟村北坡上发掘过一个古墓,出土一陶罐,里面装有两具尸骨骨灰,和八个铜钱、一个铜簪的随葬品。罐口盖一四见方小石块和一白瓷盘。石片上写着:“大定十年七月初四合葬父(杜云金),母(何翠计)。孝男:杜林、杜明。”从这个白瓷罐、白盘的做工、质地、式样上看,与黑矾沟的手工白瓷一模一样。由此可以断定,黑矾沟的生产历史至少有800年,并与长期传说的杜家开辟黑矾沟不谋而合。

  黑矾沟盛产日用白瓷,属于六大窑系中的磁州窑,产品厚重、结实,适于北方地区使用。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以瓷业为生。有四个姓氏制作陶瓷超过百年,张氏家族就是其中之一,已有300多年的历史。1940年出生于黑矾沟村的张选是第九代传承人。

  “我的祖辈是明末清初从山西省保德县跨过偏关,走西口移民到黑矾沟村的,从杜家的手上买下了瓷窑,这里陶土细腻,黏性较大,又紧靠黄河,水运交通方便,祖辈引进了保德县陶瓷技术,开始生产陶瓷制品。产品除了满足清水河当地需要外,还远销托克托县、土左旗、包头、五原、和林、呼和浩特城区,以及大青山以北一带和甘肃、宁夏等地。”张选介绍。

  黑矾沟的陶瓷生产规模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粗放型到精细实用型的转变过程,尤其是以张氏家族的业绩更为突出。历经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黑矾沟的白瓷在上世纪末,代表清水河的建材产品大批量地进入了北京“亚运村”,并出口到日韩等国。

  匠心坚守不渝

  清水河县陶瓷生产最兴旺的时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大小小的陶瓷厂不计其数,产品小到家庭生活常用的盆盆碗碗,大到高楼建筑装饰用的内外墙地砖,粗陶细瓷品种多达500多个。

  由于生产扩大、交通、技术等原因,黑矾沟燃烧了几百年的窑火熄灭,传统馒头窑被正式废弃,陶瓷厂转移到窑沟乡,手工作坊变成了机械化生产,当时在窑沟乡一带从事陶瓷生产的有近万人,陶瓷业成为清水河县的支柱产业。

  “随着南方瓷艺的传入,清水河瓷艺失去了市场,陶瓷厂也纷纷倒闭……”说起曾经红极一时的黑矾沟瓷艺逐渐走向衰落的过程,今年82岁的张选,脸上写满了落寞的神情。张选1957年参加工作,和陶瓷打了一辈子交道,曾担任清水河县陶瓷厂分管生产、技术的副厂长,清水河建筑陶瓷厂厂长,清水河县陶瓷总公司总经理,和清水河墙地砖厂厂长。2006年被内蒙古工艺美术学会评为内蒙古工艺美术大师(陶瓷)。

  从黑矾沟村出来,张选带着记者来到了他位于清水河县的工作室,他熟练地将一团陶泥放在桌上反复揉搓成枣核状,同时把陶泥中多余的空气排掉,和好后放到搅轮上,靠惯性进行拉胚造型,他一手护着陶泥边缘,一手抟土塑型,不到一分钟,一只碗便呈现在眼前,再用一根细线从底部划过,碗便和剩余的泥分离。

  完整的陶瓷制作流程不止于此。在这之前,还得经过挖泥、碾泥、脱水沉腐,紧接着就是张选演示的焖料和泥与手工拉胚的步骤,随后还要经过修胚、上釉、彩绘、装窑、烧成、出窑打纣等工序,才能装车运输,最终送到客户手中。这其中光脱木沉腐就需要6到8个月的时间,用煤炭烧制的过程从点火到停火累计需要3天3夜约70个小时,停火后还需等待自然冷却。张选说:“我现在用电窑炉烧制陶瓷,时间大大缩短了。过去用火烧需要攒够一定的数量一起烧制,现在用烤箱没有数量限制,两三个也能烧。”

  张选介绍,彩绘环节是最考验功力的一个环节,没有应用照片喷绘技术时,碗沿上的花纹、瓷砖装饰上的迎客松、酒瓶上的商品名称等都是一笔一画画上去的,“陶瓷颜料不像我们普通颜料颜色分明,陶瓷颜料都是矿物质,看上去都差不多,都是灰色,只有经过烧制以后才能看出来到底是什么颜色,只能靠画师凭经验去品。”

  非遗薪火相传

  如今,在内蒙古西部地区,还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仍旧在使用那个年代生产的大缸、大瓮、坛坛罐罐来腌咸菜、放月饼。“传统器物和中华传统文化生活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性,既是不可磨灭的文化记忆,更是积淀深厚的生活经验。”呼和浩特海关退休干部王文京表示,“就拿我们中秋节吃的月饼来说,把月饼放在缸里,从头一年的八月十五放到第二年的正月、甚至三四月都没问题,还是软软的、酥酥的。要是放到冰箱冷藏里,就会变硬变干。这个大缸,到啥时候都是一件趁手的家具。”

  时光流逝、岁月变迁,虽然年轻一代的审美在不断发生变化,晶莹剔透的骨瓷、高洁莹润的玉瓷、色彩斑斓的彩色瓷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黑矾沟生产的那些粗犷厚重、结实耐用的黑色坛子、缸、瓮却悄悄记录了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高光时刻。

  眼下,张选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清水河瓷艺技艺传承下去。自从2017年开设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清水河(陶)瓷艺个体传习所以来,每年都有中小学生、制陶制瓷爱好者慕名而来,找张选请教、开展集体教学工作。

  “我还在研究新的技术,也带了十来个徒弟给他们免费授课,虽然不能继续开厂售卖很遗憾,但是有不少徒弟都学习这门手艺开了陶吧,让孩子们体验清水河瓷艺的制作过程,这也是一种传承。”张选告诉记者,“也许不会创造很大的经济价值,但是它是本土的一张文化名片,我们应该想办法去推广、去传承。”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特别策划
   第06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07版:区域新闻
   第08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熊熊窑火八百年 映照中华瓷文化
包头地区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擦亮清水河瓷艺这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