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护好这片候鸟的乐园

  □本报记者  霍晓庆

  初秋,位于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的内蒙古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乌兰诺尔,水波荡漾,泛黄的芦苇随风摇曳,成群的鸟儿在水面翩跹嬉戏。

  9月3日,是新考录来的大学毕业生孟学民到乌兰诺尔管护站工作的第三天。当天下午,内蒙古日报社“风帆起北疆·喜迎二十大”大型全媒体传播活动第一报道组来到管护区时,孟学民正在同事赵磊的带领下熟悉日常工作。登监控塔瞭望、到湿地边巡护、通过望远镜观察辨别各种鸟儿……每一项工作对于他来说,都显得新鲜有趣。

  “可再美的景色,天天看也会感到枯燥。我们4个人轮班,每个班要连续工作21天。候鸟过境的时候,还经常加班。责任重大,丝毫不能懈怠。”赵磊给孟学民打着“预防针”。

  呼伦湖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大湖,在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区域气候、涵养水源、防止荒漠化、维系草原生态平衡和我国北方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呼伦湖保护区重要的核心区之一,乌兰诺尔是鸟类集中分布数量最多、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每年四五月份,冰面融化,乌兰诺尔便成为候鸟的天堂,不计其数的鸟儿在这里栖息。

  “曾经由于水源渠道拥堵、干旱等原因,乌兰诺尔一度干枯,鱼类和鸟儿们失去了生存的家园。后来通过及时实施生态治理工程,水域、湿地得到恢复。” 57岁的管护站站长李国海介绍说。

  ■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

  1997年,李国海到乌兰诺尔管护站工作,见证了这里的变化,因此也更清楚管护工作的重要性。他和同伴们起早贪黑,重要的区域每天都要巡护好几遍,以便及时发现受伤、生病的鸟类,还要防止人为干扰和破坏湿地、河道的行为。

  2009年,因工作调动,李国海离开乌兰诺尔管护站。2022年5月,时隔13年他再度回到这里工作时,乌兰诺尔的鸟类已经从100多种增加到200多种,鱼类也大幅增加。

  李国海说,从1986年管护站建立到现在,先后有9名管护员守护在这里。他们常年与鸟儿为伴,与湿地为友。鸟儿在哪里又筑了新巢,哪里繁殖了雏鸟,有没有生病,都是他们时时关注的。

  再过几年,老一辈管护员就要退休了。让人欣慰的是,一批批年轻人正加入到管护员的队伍中,接力守护。“生态环境是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我们在这里守护,就是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孟学民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内蒙古修订三项地方交通法规
清水河:怎样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什么样的状态,才是呼伦贝尔?
自治区首例无人驾驶集卡顺利“通关”
“俏皮可爱”的中欧班列就要出发了
田野里的“科技范儿”
是百姓的贴心人 更是百姓的领路人
守护好这片候鸟的乐园
塔尔湖镇的高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