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致富不忘本 退役军人勇担当

  □本报记者  于欣莉

  “我是一名退役军人,退役不褪志,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这是刘国安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刘国安出生的地方——通辽市奈曼旗沙日浩来镇是靠天吃饭的干旱区,生产方式落后,大多数村民以种植玉米为生,产量低,收入少。从小目睹家乡的贫穷,从部队退役后,刘国安坐不住了,他成天在脑子里琢磨,咋能带领乡亲们致富?最初,他在自家的30亩耕地里做实验,种植过马铃薯、花生、万寿菊等,但赶上连续3年的干旱,收成都很少。面对恶劣的条件,他没有被吓倒,而是越挫越勇,一心要向土地要效益。

  通过书报、电视等媒介,刘国安不断解锁各类农业项目。看准了大田玉米高产项目,他一口气承包了200多亩土地,从外地引进大田玉米新品种,在自己承包的土地里又做起了实验。凭着不服输和肯钻研的韧劲儿,他终于实现了年收入20多万元,成了十里八村出了名的致富能手。

  2008年,刘国安被乡亲们推选为宝贝河嘎查支部副书记,为了不辜负大家的信任,他的干劲更足了——一定要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他到辽宁等地考察,把大棚种植蔬菜技术带回了嘎查。说干就干!争取到信用社贷款后,他率先承包7栋日光温室大棚,搞起了综合示范基地,认真学习各类蔬菜生产种植技术和日光温室管理技术,利用所学的科技知识分别种植了芹菜、茄子、黄瓜、香瓜等蔬菜水果产品,每亩大棚年纯收入达到3.5万元,刘国安成了全镇的设施农业带头人。

  示范基地成功了,刘国安马不停蹄带领村民们发展起日光温室大棚285栋,并推广科学技术含量较高的设施鲜桃、香瓜、花卉等产品种植。同时,他带领大家办起了宝丰盈种植专业合作社、奥沙鲜桃种植合作社、超强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吸收400多户农民入社,为农户提供管理、技术、销售等服务,解决生产和销售环节的难题。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参与大棚种植的农户达到100多户,2013年,宝贝河嘎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50元,比当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2344元。

  星光不负赶路人。在一次农博会上,刘国安又接触到了中药材种植产业。2015年,他成立了以中(蒙)药材种植、籽种、秧苗繁育、收购、初加工为主的企业——奈曼旗国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打开了带乡亲们共同致富的又一扇门。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经营发展,以旗下本草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周边发展中(蒙)药材种植面积30000亩以上,培育两个庭院药材种植专业村。合作社本着“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发展社员并主动吸纳贫困户入社,目前已有社员434户。

  “他可是个大好人,带领我们脱贫致富,原来我年收入不足2万元,现在种植药材,每年能收入6万多……”村民李会每每提起刘国安,都要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一朝戎马洒热血,一生信念记心间。退役军人刘国安致富不忘本,先后获得全国“双带”农村致富青年先进个人、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自治区产业带动扶贫示范户等殊荣,一个个闪闪发光的荣誉称号,是对他最好的嘉奖。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广告
   第03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读图
   第06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07版:锡林郭勒
   第08版:青春号
   第09版:经济周看
   第10版:法治
   第11版:先锋
   第12版:公益广告
“支教——我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携笔从戎砺青春 强国有我担使命
李晨宁:赓续红色基因的“播火使者”
记者手记
舞出精彩人生
●速览
致富不忘本 退役军人勇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