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鹳鱼石斧彩绘陶缸。
年代:新石器时代。
质地:陶。
规格: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底径20.1厘米。
特点:鹳鱼石斧彩绘陶缸为新石器时代前期的葬具,属于国宝级文物,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禁止出国参展的64件文物之首。陶缸用夹砂红陶土盘拉成型,彩绘烧成,敞口、圆唇、深腹、平底,沿下有4个对称鼻钮,腹外壁的一侧就是著名的《鹳鱼石斧图》。图高37厘米,宽44厘米,约占缸体表面积的一半,画面真实生动、色彩和谐、古朴优美,极富意境,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面积最大的一幅陶画。陶画内容分为两组:右边画的是一把竖立的木柄石斧。石斧上的孔眼、符号和紧缠的绳子,都被真实、细致地线条勾勒出来。左边画的是一只两腿直撑地面的水鸟。它昂着头 ,身躯稍向后仰,嘴上衔着一条大鱼,面对石斧。
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不但施彩,而且构图复杂,在题材选择与画面构思上都强调了图案自身的独立性。文中陶缸应该是氏族首领的葬具。白鹳是首领所属氏族的图腾,鱼是敌对氏族的图腾,石斧是权力的标志。首领生前曾经率领白鹳氏族同鱼氏族进行战斗, 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首领去世后,人们将这些事迹记录在他的陶缸上,纪念他的英雄事迹。
渊源:鹳鱼石斧彩绘陶缸1978年出土于河南省汝州市阎村。那年正月初八早晨,村民李建安在阎村东的竹园附近挖掘出红青两种颜色、高低不等的陶罐和尖瓶13件,其中有一只陶缸上有鹳鱼、石斧的图案。李建安把这些东西拉回家清理时发现,陶缸和尖底瓶里装的是一些土和人骨头。家人知道后,觉得放在家中太晦气,要他马上送走。李建安只好用架子车把这13件陶器拉到他的办公室,又遭到同事们的取笑。李建安联系当时的临汝县文化馆,请求妥善安置这些文物,却被拖了2年。直到1980年春节前的一天,时任临汝县文化馆馆长的张久益才接待了他,给他5双线手套表示感谢,这13件陶器才有了官方落脚点。
点评: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展现了华夏文化的光辉,是仰韶文化的杰出代表作,标志着中国史前绘画艺术由纹饰绘画向物象绘画的发展。随着人们对仰韶时期文化的深入研究,鹳鱼石斧彩绘陶缸的珍贵性凸显,考古界称它为“中国最早的国画”,学术界称它为“中国最早的彩陶画”,美术界称它为“中国画的鼻祖”,《国宝大观》认为“鹳鱼石斧彩陶缸堪与印第安人的图腾柱相媲美。”
藏所:中国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