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乡间田野,到处生机勃勃,一派丰收景象。
兴和县大同夭乡大同夭村,种植大户张金贵承包的1000亩菠菜地在细密的防护网保护下,与广袤大地连接成片,蔚为壮观。
在张皋镇,孔英平每天早上五点多就来到田间,她是多次参加过兴和县农广校高素质农民培训的学员之一,负责承包大户600亩菠菜种植的管理协调工作,每天给来收菠菜的人结算并与各地客商对接,年收入达20多万元。
在田间,忙碌的人群紧张地收割菠菜,在路上,大型厢式冷藏车整装待发,这些即将发往全国各地的蔬菜,最远可达深圳,最快几个小时就送到首都市民的餐桌。
今年菠菜长势喜人,市场行情也好,1000亩菠菜,能给当地带来间接经济效益600多万元,个人集体都受益。
在大同夭乡兴胜庄村,李学文正带人在新盖牛棚给牛添草、喂料、除圈。
李学文于2018年开始返乡创业,与兴胜庄村集体经济联合发起设立了以安格斯和西门塔尔肉牛良种繁育以及差异化育肥为主的示范性“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模式”养殖企业——兴胜牧业,5年来经营收入逐年增加。不仅养殖户收入有了保障,还带动了村民就近就业。
目前,兴胜牧业肉牛存栏量为234头,这几天,部分西门塔尔育肥牛已分批出栏。
“我们的目标是开拓高端销售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肉牛出栏,屠宰后将进行精细分割,采用专业冷链运输,确保3小时直达北京。”李学文说。
“全乡土地流转面积3万余亩,其中1.3万亩用于建设菠菜、白菜等冷凉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仅此一项能带动村民就近临时务工3000余人,人均增收6000多元。”大同夭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窦玉说,“建设安格斯肉牛养殖和基础母牛繁殖基地,推进燕麦秸秆饲料化利用和粮改饲转化,形成‘以种促养,以养增收’‘秸秆饲化,粪污还田’的有机种养生态链,每年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
这是兴和县各地贯彻落实县委政府打造“大冷链、大仓储、大物流”以及“两园、两区”规划和“中央厨房”建设的具体实践,是兴和县打造面向北京“大菜园”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兴和县以打造面向首都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为目标,围绕“品质、新鲜、特色、便捷”,精准对接北京市场,发展订单种植,培育品牌,做大规模。
位于兴和县农业产业园区的内蒙古开原川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将玉米进行分解、脱水、打包。厂长林海涛介绍,今年可实现年产速冻玉米粒10000吨,速冻玉米棒5000吨,速冻马铃薯制品12000吨,速冻胡萝卜丁2000吨,水果胡萝卜1000吨,可实现年营业收入22000万元,利税2600万元。
兴和县农牧和科技局副局长王峰介绍,兴和县将全力打造国家级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园,总占地面积6959亩的现代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园区,一期A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备,主要以农产品生产加工为主,目前已入驻4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二期B区投资1.7亿元建设冷链物流仓储分拣项目,目前项目已开工建设。年育肥屠宰加工60万只肉羊的兴牧项目将于年内开工建设,随着园区基础设施配套逐步完善,越来越多有实力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将入园。
兴和县农牧和科技局局长赵军介绍,目前兴和县种植冷凉蔬菜播种面积10万亩,全县肉类总产量9013吨,大白菜、西兰花、西芹、菠菜、鲜食玉米、甘蓝等冷凉蔬菜种植基地不断巩固。
如今的兴和县,立足独特的区位、交通、土壤、水质、气候等优势,精准对接首都高端市场,完善了从田园到餐桌的绿色有机蔬菜全产业链条。
“通过五年努力,力争把兴和县蔬菜产业建设成以产业化发展为方向,以绿色资源优势为依托,以打造品牌为抓手的全国性冷凉蔬菜生产加工输出基地。”赵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