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开中华典籍 汲取文化力量

  《困学纪闻》​考据学力作

  □胡胜盼

  《困学纪闻》与《梦溪笔谈》《容斋随笔》并称为宋代三大笔记,是南宋文献学家王应麟的力作,在我国古文献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该书自问世以来,各种版本刻印不绝,其中元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刊刻的版本为各种版本的源头。

  青岛市博物馆珍藏的元泰定二年明递修《困学纪闻》二十卷刻本,2009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该刻本纵27.8厘米,横16.3厘米,线装,不分栏,每页10行每行18个字,大黑口,四周双边,双鱼尾。钤印“重憙鉴赏”阴文,“海丰吴氏”“石莲闇所藏书”“科”“登”连珠阳文。递修本,指书版屡经修补后刷印的书本。书版因刷印次数过多或存放时间太久而损坏,经过修版、补刻后延长其使用寿命。

  王应麟(1223——1296),字伯厚,宋庆元府(今浙江鄞县)人,除撰写著名类书《玉海》外,还有《诗考》《汉艺文志考证》《诗地理考》和《深宁集》等。王应麟在《浚仪遗民自志》中写道:“嗜学老不倦,为《困学纪闻》。”在《困学纪闻》自序里讲:“幼承义方,晚遇囏屯。炳烛之明,用志不分。困而学之,庶自别于下民,开卷有得,述为纪闻。深宁叟识。”由此可知,《困学纪闻》是王应麟在晚年编著的学术精华。

  《困学纪闻》以考据见长,直接影响了后世考据学的发展,受其影响最直接的是他的学生胡三省。胡三省为《资治通鉴》作注,其注文不仅解释名词,补充史实,还广泛涉及到校勘、考证、辨误、评论等各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对地理的通释。《困学纪闻》还直接影响了清代考据学派。清代乾嘉考据学派的奠基者顾炎武撰述《日知录》一书,深受《困学纪闻》影响,从体裁到内容都效仿了《困学纪闻》。此外,阎若璩的《潜邱札记》、王引之的《读书杂志》、钱大昕的《十驾斋养新录》等,在考据的方法及考据的范围中都可捕捉到《困学纪闻》的影子。

  《历代通鉴纂要》  载数千年事

  □何砺砻  冯丽丽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294卷,300多万字,记载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原名《通志》, 神宗认为其稿“鉴于往事,有资于政道”于是赐名为《资治通鉴》,并亲自为其作序。

  《资治通鉴》材料丰富,考证严谨,文字精炼生动,为后世研究历史提供了较为完备的资料,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纵观我国古代史书,只有司马迁的传世巨著《史记》能与之媲美,司马光也因此与司马迁并称“史学两司马”。南宋王应麟曾言:“自有书契以来,未有如《通鉴》者。”清代王鸣盛亦言:“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不可不读之书。”自《资治通鉴》成书问世,影响甚巨,成为一门专学,注解者有之,简编者有之,续补者亦有之。

  进入明代后,《资治通鉴》与《尚书》《春秋》等一起被确定为皇室的必读书籍。万历年间,宗学规定贵族子弟所习科目中,除了学习明太祖皇帝所颁之《皇明祖训》《孝顺事实》《四书》《五经》《性理》外,还包括《资治通鉴》,由此可见明代统治者始终将《资治通鉴》作为“帝王教科书”。为阅读方便,出现了《资治通鉴》缩编本,如《通鉴博论》《通鉴纲目》《续通鉴纲目》等。明孝宗尤喜读《通鉴纲目》。相比于《资治通鉴》,《通鉴纲目》虽己简化不少,但仍然卷帙繁多、不便阅读。于是,孝宗于弘治十六年(1503)命大学士刘健、李东阳及谢迁等翰林儒臣,摘取《通鉴纲目》《通鉴纲目前编》及《续通鉴纲目》诸书中“尤切治道者,各照原文,通加节省”著成《历代通鉴纂要》一书,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

  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馆藏的《历代通鉴纂要》92卷,为明正德二年(1507)内府刻本。现存七卷(一至七),四册一函。版框高25厘米,宽17厘米;开本高36厘米,宽22厘米。半叶10行,每行20字。四周双边黑口,双对黑鱼尾。鱼尾中镌书名、卷数、页码,书耳镌年。正文前首列正德二年《御制序》,首、末页钤朱文方印“广运之宝”;次列正德二年李东阳等《进历代通鉴纂要表》、职名、凡例、书名、先儒姓氏、目录。卷端及每册首页钤朱文方印“表章经史之宝”。二印均为明内府藏书印记。

  此书记载内容起自三皇,终于元末,仿照《通鉴纲目》的体例,周威烈王之前,参用《通鉴前编》《皇王大纪》等书,宋以后则以《续通鉴纲目》贯穿,载古今数千年之事。该书有明正德二年(1507)内府初刻本、明正德十四年(1519)慎竹斋刻本、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广雅书局刻本等。明代内府刻本为中国雕版印刷史上重要版本类型之一。皇家刻书因有强大的人力、财力支撑,所刻之书从用纸到装帧,从字体到版式等诸方面质量均属上乘。其版式宽大、行格疏朗、大黑口、鱼尾相向、大黑双边、字大如钱、多做赵体、纸墨俱佳,阅之醒目怡神。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藏《历代通鉴纂要》就有此特征,因其重要版本价值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曹子建集》  曹植的诗赋

  □鱼子涵

  曹植,字子建,是曹操的三儿子,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收藏于广西博物馆的《曹子建集》共10卷,收录了曹植的诗文辞赋。其中,赋40余篇,散文近百篇,较完整的诗歌80余首,一半以上为乐府诗体。

  赋分为纪事、述志、咏物类。取材广泛,形制短小,感情强烈,尤其《洛神赋》影响很大。《洛神赋》以传说中的洛水之神宓妃为题材,通过幻想,塑造出洛神这个美女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她的爱慕以及因神人殊隔不能如愿的惆怅。赋中描写细腻生动,形象鲜明,成为文学史上的名篇。

  散文包括颂赞、铭诔、碑文、哀辞、章表、令、书、序、论、杂说等多种体裁。语言华美流畅,代表作有《与杨德祖书》《求自试表》《籍田说》等。

  曹植的诗以五言为主,形成了骨气奇高、辞采华茂的独特诗风,一方面感情执着强烈,笔力雄健,体现了雅好慷慨的建安诗风,另一方面,追求词采的整练与华丽,呈现色泽丰富、文采斐然的面貌。他的诗以其兄曹丕即位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诗歌分两类:一是表现他作为公子的游宴生活,不时有忧生之嗟,如《箜篌引》《公宴》等;二是写时代感受,反映乱离社会风貌,抒发建功立业的雄心,代表作有《送应氏》《名都篇》《白马篇》等。后期诗作则更多反映了壮志不得施展的激愤不平之情及苦闷,表达了对下层民众痛苦生活的同情。所作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练词采华茂,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影响。其代表作有《七哀诗》《白马篇》《赠白马王彪》《泰山梁甫行》等。

  曹植的诗全面代表了建安时代诗歌创作的成就,对后世文学尤其是五言诗的发展影响甚大,曹植因此被视为五言诗的一代宗匠。东晋至刘宋时期大臣、山水诗派鼻祖谢灵运评价说:“天下文章只一石,子建独得八斗。”因此,曹植又得“曹八斗”雅称。

  《梦溪笔谈》科学史坐标

  □马小江

  《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撰写的一部涉及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其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梦溪笔谈》是现存最古版本,元大德九年(1305)陈仁子东山书院刻本。卷首有“东宫书府”“文渊阁”两方朱文方印,卷内还钤有“汪士钟印”“平阳汪氏藏书印”“臣文琛印”“甲子丙寅韩德均钱润文夫妇两度携书避难记”等印。《梦溪笔谈》共30卷,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质、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农业、水利、建筑、医药、历史、文学、艺术、人事、军事、法律等诸多领域,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所达到的辉煌成就。

  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这部《梦溪笔谈》在元代时藏于宫中,明太祖朱元璋灭元后将其赠送给太子朱标,后又归入“文渊阁”。清代从宫中流出,为汪士钟、松江韩氏先后收藏,后又被近代著名藏书家陈澄中收藏。1965年,陈澄中有意将包括这部《梦溪笔谈》在内的一批珍贵善本出让,在周恩来总理的主持下国家斥巨资购回。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北宋科学家、政治家,今浙江杭州人。他的父亲做过地方官,母亲精通文学,沈括在这种家庭的熏陶下,14岁就读完了家中丰富的藏书。成年后,他被推荐到京师昭文馆编校书籍。在这里,沈括接触到了许多古代科学知识,阅读了大量皇家内藏书籍。后来,他发明了地磁偏角;通过对凸凹镜的观察实验,得出光线通过小孔与焦点形成光束的光学原理;最早记载了胆水炼铜的方法……沈括和他的《梦溪笔谈》所作的贡献在我国及世界科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齐民要术》农业活字典

  □雷焕

  民以食为天,几千年来,农业生产始终是我国历朝历代的重中之重。在北魏永熙二年至东魏武定二年间(533——544),杰出农学家贾思勰编著了内容极为丰富的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记述了黄河流域下游地区农、林、牧、渔、副等行业的生产技术知识,位居“中国古代五大农书”之首。该书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

  《齐民要术》全书11万余字,其中正文7万字,注释4万字。正文分为10卷92篇:卷一,耕田、收种、种谷各1篇;卷二,谷类、豆、麦、麻、稻、瓜、瓠、芋等粮食作物栽培各13篇;卷三,种葵、蔓菁等各12篇;卷四,园篱、栽树各1篇,枣、桃、李等果树栽培各12篇;卷五,栽桑养蚕1篇,榆、白杨、竹以及染料作物10篇,伐木1篇;卷六,畜、禽及养鱼6篇;卷七,货殖、涂瓮各1篇、酿酒4篇;卷八、九,酿造酱、醋,乳酪、食品烹调和储存22篇,煮胶、制墨各1篇;卷十,北魏疆域以外地区五谷果蓏菜茹1篇;记热带、亚热带植物100余种,野生可食植物60余种。该书对农学类目作了较为合理的划分,精辟透彻地说明了黄河中下游旱地发展农业技术的要领,有6篇分别叙述养牛、马、驴、骡等家禽、家畜的方法,总结出“食有三刍,饮有三时”的成熟经验,将动物养殖技术向前推进了一步。

  《齐民要术》从6世纪初写成,到北宋时期的500年左右,全靠手抄在民间流传,至今世界上已有20多种译本出版。它卓越的科学内容,对当时和后世的农业生产都有深远影响,不仅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古代自然科学史上的一颗明珠。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要闻·广告
   第06版:草原全媒传播活动
   第08版:要闻
   第09版:鄂尔多斯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视界
   第12版:收藏
打开中华典籍 汲取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