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生态保护,是内蒙古的责任,也为内蒙古的发展积蓄不竭动力。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才能持续不断地为经济添活力、让群众得实惠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为内蒙古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久久为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指针、指明了前进方向。
生态是内蒙古的突出优势,绿色是内蒙古的鲜亮底色。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也是内蒙古必须自觉担负起的重大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为我国北方地区披上风沙的“防护服”,为全国人民打造超级“碳库”和纯净“氧吧”,将京津“风沙源”变成首都“后花园”……全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执着奋斗,在祖国北疆大地绘制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好的生态环境,既是转变发展思路的结果,也是一代代人接力保护的成果。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全力以赴守护好内蒙古这片碧绿、这方蔚蓝、这份纯净,把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构筑得牢不可破。
良好生态环境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推动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做好生态保护,是内蒙古的责任,也为内蒙古的发展积蓄不竭动力。鄂尔多斯将库布其沙漠的漫漫黄沙变为高产良田,当地群众依靠种植、畜牧、光伏等产业增收致富;新巴尔虎右旗芒来嘎查以现代化专业合作社的模式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既让牧民吃上“旅游饭”,又让草原焕新颜;红花尔基林业局国家樟子松良种基地加强种苗繁育和树种改良,让科技撑起生态“保护伞”,让更多幸福触手可及……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内蒙古的实践充分证明,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绝非矛盾对立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才能持续不断地为经济添活力、让群众得实惠。
生态文明建设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建设生态安全屏障,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共享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也是为了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这需要我们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既从宏观层面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实施方案,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也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倡导低碳生活,用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以生态环境的高颜值淬炼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品质。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笃行不怠、向绿而行,厚植绿色根基,释放绿色潜力,让绿色始终成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