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共有精神家园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 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出处】

  (唐)李世民《帝范·崇文第十二》

  【原典】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自非上德,不可效焉。

  【释义】

  《帝范》是唐太宗李世民自撰的一部论述为君之道的政治文献,成书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李世民告诉太子李治:“饬躬阐政之道,皆在其中,朕一旦不讳,更无所言。”不讳:死亡的婉辞。书中,唐太宗对为政者的个人修养、选任和统御下属的学问,乃至经济、民生、教育、军事等事务都作了颇有见地的阐述。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意为:以上等作为标准,只能收到中等的效果;以中等作为标准,只能收到下等的效果。《四库全书》本文下释为:“孔子曰:取法于天而则之,斯为其上。颜、孟取法于孔子而近之,才得其中。后儒取于颜、孟而远之,则为其下矣。既为其下,何足法乎?为儒者当取法孔子、颜子、孟子,为君者当取法于尧、舜、文王。”南宋文学批评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也有类似的阐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可见,无论立事还是治学,一定要放宽视野,高定标准,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启悟】

  标准是一面镜子。标准高一点、要求严一点,镜子的“分辨率”才会更高一些。在平时工作中,确立什么样的标准,往往决定着我们的工作能取得什么样的成效、有什么样的质量。确定一个高的标准,并用这样的高标准要求自己,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而如果降低了标准,就很容易因为泄气松劲而无法保证工作成效。

  这句话对于个人修身同样有借鉴意义。如果仅仅满足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那么永远也达不到“上”的地步。只有永远以更优秀的人为标准,才有不断追赶的动力;而在不断的追赶和努力中,自己的人生也就有了意义。这就要求我们,要志存高远,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即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即便是“人憔悴”也心甘情愿,最后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

  一个地方的发展,也是如此。当前,我们推动内蒙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北疆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必须在创新驱动上争前列、转型升级上争跨越、项目建设上争品质、营商环境上争口碑。为此,就更要有志存高远、奋力争先的心气,把创造卓越作为一种精神追求。

  具体到工作实际,就要“严”字当头、落脚于“实”。抱着“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想法,必然难以取得真成果;不敢自我加压、不敢设定高目标,也就谈不上取得好成绩。主动走出舒适区,拿出干就干到最好,争就争到一流,做就做到极致的劲头,做到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才能抢抓机遇、占到先机、赢得主动。因此,我们必须勤于抓落实、严于抓落实,以高标准严要求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把每一件好事做实、把每一件实事做优,才能真正把美好蓝图变成现实。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踏上新征程,只要我们在推进各项工作中都坚持高标准起手、高效率推进、高质量完成,就一定能在推动内蒙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劈波斩浪、再谱华章。

  (袁宝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广告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评论
   第06版:云上103
   第07版:先锋
   第08版:乌海
高颜值生态赋能高质量发展
最是情怀动人心
健康养育
共有精神家园
打通废旧家电 家具回收堵点
工业旅游大有可为
基层是干部砥砺成长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