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技小院”打通科技助农“最后一公里”

  □本报记者  郝飚  通讯员  路静

  不久前,由乌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培育打造并推荐的乌海市绿农永胜农民专业合作社“葡萄科技小院”被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认定为“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填补了该市“科技小院”的空白。

  “科技小院”长什么样?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近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大家看,这就是典型的V形飞鸟架。这种葡萄架可以有效增加叶面光合作用,同时也方便花果管理,减轻果实病虫害。”这天一早,在位于乌海市乌达区乌兰淖尔镇的乌海市绿农永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葡萄温室大棚,合作社负责人郭永胜正在给几名葡萄种植户开展种植技术培训。

  棚内,一排葡萄树的主干均在约1.3米高处向两侧分出两条主蔓,在绑枝钢丝的固定下向两侧延伸,结果枝平斜下垂,远观宛若一排振翅高飞的鸟儿,“飞鸟架”也因此得名。

  郭永胜介绍,这棚葡萄是2021年1月份引进的早熟新品种“南太湖”。这个品种一年半就能挂果,早熟、无核、香味浓,一个棚能产出750公斤葡萄,能促进早熟葡萄市场的开拓。

  “每次来‘科技小院’,都能向农技人员学习到最实用的葡萄种植技术。这样的教学通俗易懂,也方便我们回去操作、实践。”种植户张波说,如今,越来越多的种植户主动来“科技小院”学习新的种植技术,了解新品种引育情况,大家都想成为种植技术能手。

  由此可见,“科技小院”是解决生产难题的一线阵地,是覆盖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全周期服务,是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的实践基地,■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更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型农民的孵化基地。

  “技术课堂”结束后,郭永胜马不停蹄地奔向羊肚菌培育温室,查看菌丝球生长情况。

  掀开黑色保温薄膜一角,一团团纯白色、毛茸茸的菌丝映入眼帘。郭永胜面露喜色,赶紧把薄膜恢复原位,给菌丝盖好“保温被”。

  郭永胜介绍,羊肚菌“偏爱”15℃以下的低温环境,12月播种,来年3月中旬至4月采收,每公斤能卖到160元到200元的好价格。

  “葡萄温室大棚植株之间的闲置土地刚好可以种植羊肚菌,每棚能增收好几万元。”郭永胜说。

  羊肚菌市场前景好,但想要掌握种植技术,绝非易事。郭永胜虚心向羊肚菌技术员柳喜荣请教,认真做好大面积种植前的试种试验。从寻找合适的真菌培养基到调制栽培料再到培养菌丝、播种,郭永胜亲力亲为,扎实走好每一步。

  “每次引进新品种,都是先在‘科技小院’开展试种实验,种植技术成熟以后再向种植户推广,目的就是把种植风险降到最低,确保种植户增产增收。”郭永胜说。

  近年来,乌海市绿农永胜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多名科技专家组建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越来越多像郭永胜这样的农业科技特派员坚持在农业生产一线推广优质苗木、制定种植规程、开展科技培训、进行科技帮扶,推动新技术、新成果转化落地,助力种植户增产增收。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 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出彩
   第05版:草原全媒传播活动
   第06版:首府
   第08版:草原全媒传播活动
   第09版:锡林郭勒
   第10版:发言摘登
   第11版:区域新闻
   第12版:内蒙古全民健身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
统 筹
同心协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惠民生暖民心 抓紧抓实老百姓关心的大事
从“中国奶罐”看大农业观
“科技小院”打通科技助农“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