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祖国的春天写意江山

  □戈三同

  2022年,《北国风光》版所刊发的诗歌作品,秉持和接续了以往追求主流意识和审美意蕴相融的传统,进一步拓展诗歌的视域,在回应时代关切、关照现实生活等方面,都有不同维度的诗意开掘,呈现出令人可喜的局面。除了深度、广度、可读和耐读等诗歌的品质外,还在体现时效性、贴近性,小切口表现大主题等方面,呈现出“风雅颂”的时代新气象。

  聚焦时代发展,体现诗人的使命与责任担当。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面对这一宏大的时代主题,诗人们积极承担起责任使命,用诗歌的形式,讴歌党和人民波澜壮阔的历史伟业和美好的未来。这类题材无疑是宏大的,但诗人注重用小切口介入,尽可能规避了生硬的口号。在此,个体生命的独特体验,折射出的是时代风貌。比如阿古拉泰的《十月出发,拥抱一个崭新的春天》,马亭华的《我们的征程是星辰大海》,王法艇的《在祖国的春天写意江山》等等,诗歌艺术化地抒情状物,表达了人民的心声。

  助力生态建设,体现诗人的情怀和自然写作自觉。自然是诗歌永恒的主题,“自然写作”为越来越多的诗人触及,并以各自拥有的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资源,重新思考和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力图透过遮蔽洞悉自然的本质。苏和的《夜牧》,马英的《在乌兰布和沙漠》,高坚的《回到草木之间》,北琪的《白描夏日》等,他们在自然、自在的状态下,将生命体验和诗歌写作融为一体,呈现出一个异样的诗歌空间。通过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将自然的审美属性转化为诗歌的意象符号,再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经验的共享与互动,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深度交流。

  地域性写作的出新,体现了对文化底蕴的尊重与人文价值的追寻。很多诗人依托具体的地理环境,在诗作中发掘出关于文化、地理学方面的诗歌元素,写出了富有地域特色的优秀诗篇。这些地域性写作既体现了群体性特征,比如草原的壮阔与粗犷,农事的沧桑和神性,又融入了个体对时代与社会的独特思考,写出了深刻的人性和鲜明的时代性。悠久而丰富的文化,让坚持地域性写作的诗人找到了自信歌唱的依据。农子的《阴山书》、刘晓娟的《来路,或者归途》等诗作,是这方面的努力和实践。

  纵观以上诗歌作品,我们会发现诗人们的创作是自觉的,少有刻意,却为读者留下了深深的人文烙印。无论是宏大的叙事,还是细微之物的抒情;无论是婉约还是唯美,都契合了物我两忘的境地,有其强烈的代入感,也营造出别出心裁的意境。比如书写草原,尽可能与走马观花式猎奇草原题材不同,大多数诗歌细化了草原的元素,尽可能在生命意识触及到的地方,发现、整合,诗化那些还显陌生的事物,不满足于广袤苍凉无边旷野现成的物像,不在司空见惯的物像上放任自己的惰性,而是试图尽最大可能,在已知和未知之间搭一座诗意的“桥”。即使是漠耕的《年味里腾跃》、董海的《父亲的村庄》这类写实类短诗,对素常事物的解构后,也有一种让人震动、历经沧桑后存储于记忆中久远的力量。

  所以读者有理由相信,对内蒙古这一块充满活力,蕴藏了无限生机和可能的土地上,对于在这片土地上站立的那些诗人和诗歌,在新的一年怀有更多的敬意和期待。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广告
   第04版:草原全媒传播活动
   第05版:发言摘登
   第06版:北疆文旅
   第07版:经济周看
   第08版:阿拉善
   第09版:呼伦贝尔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文艺评论
   第12版:收藏
文学眼里的岁岁年年
感恩有你
《北国风光》风光无限
在祖国的春天写意江山
北国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