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扎实推进诉源赋能 做好社会稳定“前哨站”

  □本报记者  李晗

  今年的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开展“新时代新社区新生活”服务治理提升专项行动,完善“网络+网格”基层治理平台和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让群众的安危冷暖、家长里短有人关心有人管,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让百姓幸福更有质感。

  这句话,深深印在了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王佐玲心中。

  “对于全区法院系统来说,只有扎实推进诉源治理工作,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解决在源头,才能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成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细细品味、学习了报告之后,王佐玲深有感触。

  时间记录着奋斗的足迹,2022年,全区各级法院的诉源治理工作出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呼伦贝尔市首个“无讼创建示范社区”在额尔古纳市三河回族乡苏沁兴民社区正式启动,为百姓搭建了“家门口”的矛盾纠纷化解平台。

  通辽市法院积极开展参与“云上解纷”,引导当事人使用在线调解平台,调解案件音视频达标率为82%。

  包头市已建立132家法官工作站,覆盖全市所有的街道办事处、乡镇、苏木、园区,搭建起基层诉源治理、化解矛盾纠纷的“快车道”。

  这一系列变化的背后,是全区各级法院在过去一年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力推进诉源治理工作,全力打造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的结果。

  多元解纷,是汇聚社会各界多方力量参与调处矛盾纠纷,使纠纷得以快速、有效解决的一种方法或手段。2022年,全区法院积极调动社会各界力量,集合纠纷解决资源,扩大多元解纷“朋友圈”。推行建立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等类型齐全的调解资源库,广泛凝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调解员等解纷力量。

  现在,全区339家法庭,978个基层治理单位、1536个调解组织、4108名调解员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随着一股股力量汇入,我区的多元解纷之路越走越宽。

  群众的需求延伸到哪里,诉讼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全区法院基本建成立体化、集约化、信息化诉讼服务大厅,提供50多项诉讼服务,开通绿色服务窗口和涉企诉讼“绿色直通车”,为律师提供“一码通”服务,方便当事人“只进一个门”就能办理各类诉讼事项。

  “全区法院已全面建成‘厅网线巡’立体化诉讼服务渠道,通过多主体服务、多渠道供给,让当事人在解决纠纷上有了更多选择。”王佐玲说。

  一系列有力举措,为人民群众提供多途径、高效率、低成本的纠纷解决方案,让大量矛盾纠纷解决,平安和谐的“成色”不断提高。去年,全区法院诉前化解纠纷达27万件,群众司法获得感稳步提升。

  新起点,再出发!对标报告中强化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新目标新要求,全区法院制定了新一年的诉源治理工作路线图。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接下来,诉源治理工作将由“法院主推”升级为“党委主抓”,积极争取支持,主动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大格局,健全开放共享、多元共治的诉讼前端纠纷解决机制。

  据王佐玲介绍,全区法院将积极对接辖区各基层党政组织,入驻各地矛盾纠纷综合调处中心,将人民法院预防化解矛盾的职能精准延伸到纠纷产生的初始源头,确保矛盾纠纷有效分流、源头化解。

  为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良好法治氛围,下一步,全区法院将多元解纷工作向基层延伸,充分发挥法庭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将基层解纷力量融入诉前调解,促进矛盾纠纷就地实质性化解。

  砥砺奋进新征程,实干担当谱新篇。全区法院将认真贯彻落实两会精神,把加强诉源治理作为全区法院的一项重点工作,积极拓宽矛盾多元化解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社会
   第06版:兴安
   第08版:乌兰察布
杨伟东到基层政法单位调研
扎实推进诉源赋能 做好社会稳定“前哨站”
“瑞兔呈祥迎新春”2023年中蒙 新春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启动
全球首套兆瓦级 铁-铬液流电池储能 示范项目完成建设
鹿城年味儿浓
张灿公同志逝世
大学创新动能领跑新赛道
呼和浩特市2023年第二批惠民消费券开始发放
守好国门是责任更是使命
我区2件(组)档案文献入选 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首府全力做好农村新冠病毒感染者医疗救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