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红万紫安排著 只待新雷第一声

  【出处】

  (清)张维屏《新雷》

  【原典】

  造物无言却有情,

  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

  只待新雷第一声。

  【释义】

  新雷,就是春雷。《新雷》这首诗写了诗人渴望春天尽快到来的急迫心情,以及春天即将来临的喜悦。

  “造物无言却有情”是说天不会讲话,但却是富有情感的。古人以为万物是天造的,所以称天为“造物”。造物无言,来自孔子《论语·阳货》:“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意思是天什么时候说过话呀,但四季的轮转、百物的生长,都由它来掌管。

  “每于寒尽觉春生”是说每当寒冬将尽,便催动着春意萌生。这是诗人认为天有情的地方。其实,四时变化、冬去春来是一种自然规律。诗人有意把它说成是天有情感,实则是说自己有情。诗人感到春天即将来临,产生了无限的喜悦和希冀,以及对大自然深切的感激之情。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意思是,万紫千红的花朵都已准备就绪,只待春雷一声响,就会竞相开放。“新雷”代表了事物演变前一刹那的触媒,是突变的催化剂。诗人不写新雷之后满目欢愉的情形,而集中写新雷炸响前夕,万物俱备而万物俱待这一关键时刻,使画面更富悬念,更具戏剧色彩。

  诗人呼唤春天,是自然界的春天,也是社会的春天。这首诗作于道光四年(1824)早春,当时中国处在封建社会末期,黑暗落后。诗人借新雷的描写,渴望和坚信社会变革的到来,使人不由产生奋发的力量。

  【启悟】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每年3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45°,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当此时节,大地回春,长空雷鸣,草木萌发,蛰虫初醒,自然界迎来新一轮的蓬勃生机。

  惊蛰,汉代以前称为“启蛰”,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蛰,《说文解字》解释为“藏也”,就是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是什么惊动了沉睡的虫子?答案是:春雷。当春天的第一声雷响起时,冬眠蛰伏的动物被惊醒,人们因此称之为“惊蛰”。“春雷开众蛰,暖律发千华”,声声春雷后,一个万紫千红、鸢飞鱼跃、生机盎然的春天便款款向我们走来。

  “春雷响,万物长。”俗语说:“过了惊蛰节,耕田不停歇。”春雷,不仅唤醒了各种花鸟蛇虫,也唤醒了农耕的人们,吹响了春耕的号角。惊蛰过后,气温不断升高,土壤解冻、春风化雨,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农民就认定惊蛰是春耕的开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全国春耕生产由南向北渐次展开。田间地头,人们争分夺秒抢抓农时,处处都是春耕备耕的忙碌身影。农谚有言,“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金秋必能收获丰收的喜悦。

  “今朝蛰户初开,一声雷唤苍龙起。”惊蛰给予人最重要的启示,不正是要有生命的自觉与生长的勇气吗?在这个万物勃发的时节,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是最好的选择,辛勤耕耘、勇往直前是最美的姿态。春来万物生,让我们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作奋发向前的动力,时不我待、不负春光。(哈丽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评论
   第06版:要闻
   第07版:一版要闻
   第08版:乡村振兴
拼起来,担当实干创造新精彩
党员干部要“嚼得菜根”
保供稳价
千红万紫安排著 只待新雷第一声
直播间“行医”乱象亟需整治
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新时代青年当涵养“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