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假慈善上不了真台面

  “资助老人3000元,摆拍后收回2800元!”前不久,一名短视频主播被指在四川凉山农村做“伪慈善”,引发网友热议。事发后,相关部门介入调查处理。目前,该主播已被行政拘留,涉事短视频账号已被封禁,案件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近年来,类似“自导自演”的虚假慈善事件时有出现,归根结底是一些人为了流量不择手段,骗取网友的同情和善款,从而让自己赚得盆满钵满。它看起来是慈善,本质上却是“心怀不轨”,借慈善之名行不当牟利之实。这不只是不道德,更涉嫌网络诈骗。此次事件中,涉事账号被封禁,涉案主播被行拘,足以看出问题的严重性。这也给所有主播以警醒:试图在慈善上动歪心思,寄望于通过“表演”慈善来赚钱,必将付出代价。

  短视频博主导演剧情类短视频,娱乐粉丝和观众,属于短视频创作的一个方向,也是目前常见的短视频内容创作的选择,这本身并无不可。但短视频博主为了追逐流量,打着慈善的旗号摆拍捐钱视频,让农村老人、孩子充当其“临时演员”,显然偏离了短视频创作的正常轨道,违背了公序良俗。短视频直播不能为了追求流量而造假,更不能因此丧失道德底线、践踏法律红线。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慈善更经不起任何的表演与算计。主播们要守住道德良知的底线,更不能碰触法律的红线。网络平台和监管部门要切实当好把关者,彻底压缩“摆拍式”慈善的生存空间,对各种造假行径加强打击处理,让消费慈善、借慈善牟利的丑陋行为没有生存空间。社会大众的善良和同情心尤其不容消费和欺骗,对摆拍骗流量行为必须旗帜鲜明地说“不”。

  假慈善永远上不了真台面。这也启示我们:任何短视频的创作都不能只图“名利”不要“底线”。只有守住底线,才会有短视频创作的合规与多元。合格的短视频作品,应当把传播当代中国价值理念、体现中华优秀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民审美追求、传播新时代中国奋进力量作为内容的着力点。只有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讲责任讲格局,才能弘扬正气新风,在网络空间传播正能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出彩
   第07版:评论
   第08版:云上103
抢抓农时,下好春耕备耕“先手棋”
为官谨防“白袍点墨”
平稳运行
去民之患,如除心腹之疾
假慈善上不了真台面
把“方寸地”建成“致富园”
招才引才关键在于留才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