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各地纷纷念好本地“人才经”,各类人才各显其能,推动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各地释放求贤若渴强烈信号,推出一系列富有含金量的招才引智政策。在引才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意识到,引才为先,留才为重,用才为本。
从单纯的引才到强调引、留、用并重,这是一个巨大进步。日前,一家企业负责人给笔者讲了一段往事。前些年,他们好不容易招了一个博士,因为各种原因,博士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其后,企业出台了不少政策,主动联系了不少博士,但好多年也未能“开胡”。后来,正是因为企业更加重视了人才作用发挥,表现出了更大的招才诚意,才慢慢打开了局面。那位最先来的博士,在企业发展越来越好,也成了生动的招才名片。这位负责人由衷感慨,“博士不都是招来的”。这个故事一定程度上说明,留才用才是最好的招才人才。
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同样适用于引才。对于人才来说,富有竞争力的政策当然是需要的,但任何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才都不会满足于此。一个高层次人才,历经十多年寒窗苦读,在一个行业出类拔萃,难道只在乎眼前三五斗?如果不能才尽其用,实现更好的发展,现在的“一把米”又能拿多久、拿多足?现实中,有的地方和单位争戴“人才帽”,人才引进后却未能有效利用,很多人才意志消沉,乃至一走了之。
招才引智,目的是推动工作,促进发展。人才以用为本,千条万条,用好人才是第一条。数据显示,2021年想去北上广工作的大学生占比34.1%,想去二线省会城市或经济较为发达的非省会城市的占比39.27%,总计超过70%,趋势还在进一步加深。城市不分大小,关键形成特色,准确把握和满足人才的需求,就会在招才引智上大有作为。可惜的是,有些地方和单位,好不容易招来了人才,却不放手使用,这不仅是对人才的浪费,而且走向了形式主义。
引才为先,留才为重,用才为本,就要处理好外来人才和本土人才的关系。现实中,“热了女婿冷了儿”,“招来女婿气走儿”,类似情况不少。有些地方有些单位,片面强调招引人才而忽视了既有人才的使用。人才来源,有外来本土之分,但人才使用,并无里外之别。人才重在使用,有用的就是人才。顾此失彼、厚此薄彼,不仅是人才观问题,恐怕也与政绩观、事业观有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招才引智既要引得进,也要留得住、用得好。博士不都是“招”来的,这个故事给我们很多启示。现在,各地多措并举优化人才发展生态,激发人才发展活力,正体现了这样的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