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开中华典籍 汲取文化力量

  《汉书》 传记文学典范

  □朱卫东

  《汉书》又名《前汉书》,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记事始于汉高祖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共计230年。《汉书》包括本纪12篇、表8篇、志10篇、列传70篇,共100篇、80万字。

  《汉书》作者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其开创了断代史的叙史方法,后世历代“正史”均沿袭了这一体裁。其中《刑法志》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体律令规定。《艺文志》考证了各种学术别派的源流,记录了存世的书籍,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

  《汉书》中还记述了汉代以来西域多个国家的历史变迁,其史学价值可见一斑。此外,《汉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很突出,它写社会各阶层人物都以“实录”精神,如《霍光传》《苏武传》《朱买臣传》等文章,其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词造句典雅远奥,饱含人生哲理,堪称后世传记文学的典范。

  古今名人对《汉书》推崇有加,十六国后赵开国之君石勒,清代咸丰皇帝都喜欢读《汉书》。隋唐之际的风云人物李密,少年时常常骑在牛背上读《汉书》,留下“牛角挂读”的佳话。大文豪苏轼曾抄读过3遍《汉书》,能够一字不差地背出其中的文句。宋代词人苏舜钦读《汉书》下酒。毛泽东同志也喜欢读《汉书》,一边阅读一边批注点评,经常在文章和讲话中引用其中的典故。

  《汉书》最早的刻本是北宋太宗淳化五年(公元994年)杭州刻印的“淳化本”,后又出现了“景德监本”“景佑本”“熙宁本”“宣和国子监本”“乾道本”等。年代久远,保存下来的宋刻本实属凤毛麟角。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宋黄善夫刻刘元起印本《汉书》善本,就是其中之一。

  黄善夫名宗仁,字善夫,南宋福建建阳地区著名刻书者。黄氏以刻“三史”著称,即《史记》《汉书》与《后汉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汉书》共一百卷80册,其刻版字体具有典型的南宋建刻风格,书页刻印精美,字大悦目。全书行款为半叶10行,行18字,小字双行22字、23字不等,细黑口,左右双边,每叶板框左上部有书耳,刻篇名。书中现存有“建安黄善夫刊于家塾之敬室”牌记、“建安刘元起刊于家塾之敬室”牌记。

  牌记类似今天出版物中的版权页,是宋代刻本书中常见的形式,一般刻在一部书的序末、目录末、卷末等处,内容主要标示刻书时间、刻书者姓名或刻书地点,有的还标示版权或为自己的刻书做广告宣传。从牌记和刻书识语中我们可以得知,本书原系黄善夫刻版,后归刘元起印刷,故称黄善夫刻刘元起印本。

  《山海经》 上古百科全书

  □雷焕

  司马迁直言:“余不敢言也”;鲁迅认为它是“五观、方士之书”;现在大多数家长把它当做神话小故事,用于儿童想象力的启蒙,这就是上古奇书《山海经》。

  《山海经》成书于战国时期至汉代初期,作者无从考证,其与《易经》《黄帝内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山海经》是出现于先秦的古今奇书,书中包罗万象,涉及天文、地理、水文、动植物、医药、物产、巫术、宗教、民俗、民族、神话等各个领域,可谓应有尽有,展示的是远古的文化,记录的是大荒时期的生活状况与人们的思想活动,勾勒出上古时期的文明与文化状态,为后世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

  《山海经》共有18卷,全书约31000字,记载了100多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以及邦国中的风土人情、地理物产等。它还保存了《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我国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对于《山海经》的评价比较客观和严谨。他们普遍认为,从性质上看,《山海经》是一部根据民间传说编写的神话故事,具有一定的地理和历史价值。关于《山海经》描述的范围,我国学术界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大部分学者认为,《山海经》描述的是东至渤海,西至甘肃,北至内蒙古,南至江西的广大区域。少部分学者认为,根据夏朝和商朝的地理认知和交通能力,《山海经》描述的应该是河南省的洛阳地区,其中的昆仑山可能是嵩山。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山海经》与三星堆文明有关,描绘的是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甚至提出了许多相对应的地名。

  欧洲学者认为《山海经》所描述的是一块已经消失的古大陆,也就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提到的“亚特兰蒂斯”。《山海经》中描述的几百种未知动物,很可能是史前文明被洪水毁灭后才从世界上灭绝的。

  美国学者对《山海经》的考证非常大胆,他们认为《山海经》所描述的不只是东亚大陆,范围应该包括大半个地球。

  《山海经》可以称得上是我国上古时期的百科全书,其中的故事并非无中生有,都是祖先对世界各地进行勘察后的纪实,它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千年传承,每个神话故事的背后都藏着真实的历史。《山海经》中蕴藏着未解的文明密码,随着考古学和历史学的发展,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厚重。

  《秋水轩尺牍》  古人书信情怀

  □王家年

  朋友经营古旧书籍,我常去光顾,或随手翻翻或随意聊聊,时间长了,便与周边的旧书商混熟了。一日,发现著名的清人尺牍本《秋水轩尺牍》《雪鸿轩尺牍》合订本,拿回阅读。

  所谓尺牍,实则就是书信。在纸张发明之前,古人将信写在削好的竹片或木片上,一根竹片或木片约在一尺到三尺间,所以叫尺牍。一篇正式的尺牍,除正文外,还有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祝愿语、署名。措辞、程式随人际关系的亲疏尊卑,涉及事项的轻重缓急各有不同。尺牍中措辞是否恰当,程式是否严谨,直接反映了写信人的文化修养。

  广义的尺牍按应用的不同,有简、牒、策、札之别;依照通信对象的尊卑亲疏,有笺、启、表、移、教之分。笺、启是下级写给上级的书信,表则是臣递交给帝王的书信。这类尺牍行文往往极尽恭谨审慎之能事。骈文兴起以后,多被应用于其中,骈四俪六,堆砌故典,用来表示敬重。移和教,一则用于平辈之间,一则用于上级与下级之间,等级森严,不可逾越。狭义的尺牍,指宋以后文人间往来的小简短札。

  唐宋时期,尺牍的范围变窄,韩愈、柳宗元把日常书信当载道的文章来作,豪气多而逸致少,言志多而言情少;苏轼、黄庭坚致力于尺牍,写得既多且好,将尺牍编入自家文集中。

  晚清民国时,流行三本入门书:龚未斋的《雪鸿轩尺牍》、许葭村的《秋水轩尺牍》、袁枚的《小仓山房尺牍》。文化水平较低的人,学尺牍多从前两本书入手,层次高一点的学《小仓山房尺牍》。

  《秋水轩尺牍》载文229篇,行文先后按尺牍写作时间排序,方便读者按图索骥。值得注意的是,编者在正文前设计了两种形式的目录,一种按时间编排,最值得称道的是每个目录标题下都有简洁的内容提要;再一种是把全文分为叙候、庆吊、劝慰、请托、辞谢、索借、允诺、戏谑八类,按类别编排。这两种编排各有所长。

  清代的许多尺牍都是由收信人家收藏,世代流传保存下来的,因而资料性相当集中。如咸丰三年进士、官至大理寺卿的朱学勤,与当时各地的封疆大吏书信往来频仍,家传尺牍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央和地方官僚间的人际互动关系。李鸿章致其子李经方的尺牍,因是父子间私信,直言不讳地提及筹款兴办铁路、戊戌变法等,几乎可以看作是近代史的注脚。

  《颜氏家训》  句句金玉良言

  □秦延安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中的这句至理名言,让家教作用显得尤为突出。由南北朝文学家、教育家颜之推所著的《颜氏家训》,不仅是一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并告诫子孙的经典著作,还第一次提出了“家训”的概念,被后世誉为“家训鼻祖”。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作为中国第一部以“家训”命名的训言体著作,《颜氏家训》共有七卷20篇,分别为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风操、慕贤、勉学、文章、名实、涉务、省事、止足、诫兵、养心、归心、书证、音辞、杂艺、终制。内容涉及家庭内外、士人立身处世等多个方面,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颜之推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人生经验,不仅标志着中国古代传统家训的成熟,还是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学术专著,至今仍有积极的借鉴和学习意义。

  颜之推(531年-591年以后),字介,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教育家。南北朝时,战火纷飞,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难,文化遭到破坏。但是从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传下来的颜氏家族却一直恪守祖制的耕读传统和清正守节的家风。学识渊博的颜之推经历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之苦后,萌生出写一部家训的想法,想用家训重振家风,传承家业,同时通过文化自救修复道德,改变社会风气。该书一面世,便被广泛传播。它不仅是颜之推为人处世的经验之谈,更是颜氏家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作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和家教规范,《颜氏家训》经久不衰的原因是继承和发扬了“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教育思想,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治国有方、营家有道”教育方法和实用型培养人才指南,可谓是中华民族家教文化的集大成者。书中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如《书证》篇考据名物,讨论语词训诂;《音辞》篇辨析声韵,“斟酌古今,兼论字画,掎摭利病”,都颇具精义和专业性,反映出颜之推广博的学识和深厚的文化造诣。颜之推从个人立身修养的角度阐明文学的重要性,肯定了文学具有愉悦耳目、陶冶性灵的审美功能。书中语言朴实生动,文字平易近人,文章具有质而明,详而要,平而不诡的独特风格,促进了中国文学的繁荣。《颜氏家训》不仅是一部文化内蕴丰富的作品,还具有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时俗之谬的精神理论,对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草庐经略》 中国兵学通论

  □何砺砻  冯丽丽

  明代是中国古代兵学发展的繁荣时期。明初设秘书监丞搜集兵书,朱元璋要求军官熟读兵书,选拔通晓兵法的军事人才。明朝还以《武经七书》为教材,兴办武学,开设武举。在朝廷推动下,兵学研究和兵书传播在明代盛极一时,学习兵法、研究军事、著述兵书靡然成风,涌现出一大批军事专著。明代兵书数量大,内容丰富,思想价值高。据《中国兵书总目》著录,明代兵书有1164部,约占中国古代兵书总数的27.5%,其中影响最大的有《阵纪》《纪效新书》《练兵实机纪》《投笔肤谈》《草庐经略》《兵经》等。其中,《草庐经略》被誉为中国兵学通论,史论结合,以论带史,分门别类地介绍了中国古代兵学的基础理论。

  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藏《草庐经略》六卷,明黄之瑞撰,清骨仙删定,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抄本,六册。开本高28厘米,宽17.5厘米,半叶8行、行20字。卷前首列康熙二十一年骨仙序,序末又题“癸亥仲夏侄男录本成因再书”,次列目录。每卷卷前再列目录。卷端题“湖广黄州府黄之瑞著述  存身斋主人骨仙删定”。天头和文后有若干骨仙朱笔批注。

  著者黄之瑞,生平不详。据骨仙序,称其为楚中人,卷端题湖广黄州府人(今湖北黄冈市)。骨仙,生平亦不详,据卷端题频阳人(今山西省富平县)。卷前骨仙序记述得书及抄录始末,康熙二十一年冬,骨仙从友人处见到黄之瑞《草庐经略》稿本,认为此书价值颇高,出俸银雇人誊写。自康熙二十一年冬始,至康熙二十二年仲夏抄完,抄录过程中骨仙对此书做了大量删定。该书名曰“草庐”,著者或有自比诸葛孔明之意。通行本152篇,每篇先阐述理论,次引古代战例及兵家言论以佐证,其引述中不乏名将戚继光、沈希仪等人之论说或战例。内容从丁壮选拔、兵士训练、将帅修养到制度建设、方略制定,以及多种具体条件下的具体战法,涉及战争目的、战略战术、治军用将、阵法训练、火器制造、赏罚原则、屯田粮饷、阴阳占卜等军事领域各个方面。该书既对古代军事思想予以继承和发扬,亦是对明代军事智慧、战争经验之总结,世人耳熟能详之成语如“顺手牵羊”“知人善任”等皆出自其中。

  《草庐经略》最初以抄本通行,现存版本有抄本、刻本、铅印本、石印本等。依卷次多寡,分十二卷本、八卷本、六卷本三种。道光三十年(1850年),南海伍崇耀据曾钊所藏该书十二卷抄本刊入《粤雅堂丛书》,题“无名氏撰”,共计152篇,为十二卷本最早之刻本,此后清光绪间上海申报馆铅印本、清光绪七年(1881年)宋庆重刻本都据《粤雅堂丛书》本重刊。六卷本、八卷本未见刻本,现存清抄本至少有8部。

  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藏《草庐经略》共六卷,151篇,较通行本少“必战”篇,理论部分文字与十二卷本文字也略有不同,骨仙删定后只有理论部分,无古代战例与兵家言论。该书曾收录于沈致坚《黄州府志拾遗·艺文志》中,后收入《四库未收书目提要续编》中。据骨仙序言及现存书目,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藏抄本《草庐经略》或为该书现存六卷本之最早抄本,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版本价值。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要闻
   第07版:生态环保
   第08版:北疆文旅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视界
   第12版:收藏
打开中华典籍 汲取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