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读毛姆的书,不深受触动。这个爱讲故事的“毒舌”老头,靠着一支笔,让一代一代迷惘、困顿的人们,找到光亮与纠结拧巴的自己和解。
《月亮与六便士》于1919年首印,是毛姆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与他的《人性的枷锁》和《刀锋》并称“三绝”。小说围绕着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的生活展开。查尔斯是一个伦敦的证券经纪人,他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妻子出身贵族世家,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孩子们都十分的可爱听话。这样的人生可以说是非常圆满了,但是查尔斯突然放弃了家庭,只留下了一封信,信上说他要去巴黎。
查尔斯的太太百思不得其解,想丈夫一定是和哪个女人私奔了。可事实并没有,他来到巴黎,是为了实现自己要当画家的梦想。尽管在巴黎的生活十分艰苦,但查尔斯却过得非常开心,同时他也认识了另一个画家施特略夫。查尔斯的画一开始没有人觉得好,施特略夫却夸奖查尔斯说:查尔斯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两个人成了非常好的朋友。
不久之后查尔斯突然病倒了,施特略夫不顾妻子勃朗什的反对,把查尔斯接到自己的家中照顾。在勃朗什的照顾下,查尔斯的身体恢复了健康。正当查尔斯要离开时,勃朗什却提出要和他一起离开,因为她已经爱上了查尔斯。
施特略夫内心十分痛苦,可他又不忍心看着妻子和好友流浪街头,于是他和妻子离婚,并且把房子让给了查尔斯和勃朗什。查尔斯和勃朗什开始了新的生活。可不久查尔斯又厌倦了这样的生活,他又抛弃了勃朗什。勃朗什接受不了这个现实,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之后查尔斯离开了巴黎。他抛弃勃朗什后不停地流浪,最后到了一个叫“塔西提岛”的地方,查尔斯在这里开始了新的生活,与当地的土著姑娘爱塔结婚了,并且创作出一幅伟大的作品。
后来,查尔斯得了麻风病,病入膏肓,他嘱咐爱塔,他死后要烧掉这个作品。不久以后,他就去世了。爱塔遵守查尔斯生前的嘱托,烧掉了房子和画。过了很多年,终于有人发现了查尔斯的其他遗作,他的艺术天才终于被世人发现。
这就是《月亮和六便士》讲述的故事。
读《月亮和六便士》这本书你会发现,毛姆认为“每个人都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小说主人公查尔斯,从某个角度来讲他就是个伪君子,自私自利,非常卑鄙。他为了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离家出走,对妻子、孩子不管不顾;对雪中送炭的朋友,他不懂得知恩图报,反而对人家恶语相加;他勾引朋友的妻子,然后又把这个女人无情地抛弃。他是个冷酷的混蛋,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同时是一个伟大的天才。为了画画他可以放下一切,他对金钱视若无睹,他超然物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对艺术他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和绝对的真诚,从不气馁也不绝望。
就是这么一个复杂的人,人们一边唾骂他,一边又为他叫好。“遍地都是六便士,有人却抬头看见了月亮,一般的人都不是我们真正想要做的那个人,而是我们不得不做的那种人,但查尔斯做到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其实毛姆提出的是一个好问题: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淡泊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对此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它取决于我们怎么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一个人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但这至少让我们“记得在庸常的物质之上,还有更为迷人的精神世界,这个世界就像头顶上夜空中的月亮,它不耀眼,散发着宁静平和的光芒。”
“月亮与六便士”,很诗意的名字。两个不搭边的物品怎么会放在一起呢?译者在序中提到,六便士在英国是价值最低的硬币,代表现实与卑微,而月亮则象征了崇高。两者都是圆形的,都闪闪发光,但本质却完全不同,或许它们象征着理想与现实吧。马尔克斯将毛姆视为“最钟爱的作者之一”,奥威尔称毛姆是“影响我最大的现代作家,我深深地钦佩他摒除虚饰讲述故事的能力”。
《月亮与六便士》情节并无特别吸引之处,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没有感人泪下的壮举,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而主人公查尔斯也不是一个有趣的人。他没有道德感召力,没有性格吸引力,很难让人产生认同感,但是小说一直吸引着人们读下去。除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外,也许正是因为书中人物身上潜伏着一个,我们每个人都有的那个“小小的我”。那种被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深深压抑的自我放逐、自我隔绝的倾向,那种自我言说、自我表达的需要。
有人不甘平凡,有人愿意平平淡淡,就像毛姆在小说中所说的“这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毛姆在书中还写到“我用尽了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为了使灵魂宁静,一个人每天要做两件自己不喜欢的事”“上帝的磨盘转动很慢,但是却磨得很细”“感情有理智所根本不能理解的理由”“一般人都不是他们想要做的那种人,而是他不得不做的那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