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能源通道上的青年力量

巡视设备。
检修设备。
  在内蒙古铁路上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穿黄蓝相间的工装,在6米高的接触网上,神情专注,精检细修。他们用高的标准、严的要求、精的态度战斗在190.547条公里接触网线上,保障内蒙古能源通道的安全通畅。

  精检细修  铸就质量屏障

  高架在铁路钢轨上空的接触网,是列车安全平稳运行的动力源。作为给接触网设备治疗疾症的“医师”,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呼和浩特供电段古营盘接触网工区平均年龄30岁的37名工作人员,负责着唐包线190.547条公里接触网线的检修工作。

  联通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与河北省唐山市的唐包铁路,是蒙煤外运的重要能源通道,日均通过货运列车上百列。特别是在当前我区正在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的背景下,这个通道担负的职责更加凸显。

  因该区段来往列车频繁,每周仅有3—4次180分钟的检修“天窗”,为了不影响铁路正常的运输秩序,在每次检修作业时,工区职工都将功课做在前,白天组织开展设备巡视,标注重点检修部位,为夜晚设备整修打好基础。

  “对待设备检修和巡视工作,我们本着不漏检漏看一个螺帽、一根吊弦的原则,力争做到设备检修100%覆盖、100%合格。”工区工长马鑫涛说道。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工区总结出“干劲足、标准高、应急快”的工作理念,严格对待每一个工作细节。

  为避免职工巡视方法不得当、巡检质量不高的问题,工区还制定了“预想、盯控、问询、记录”循环工作法,使职工的工作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工区也取得了连续10年无责任设备事故的好成绩。

  加钢淬火  提升履职能力

  “咯吱咯吱”“叮叮当当”……每周四的下午,力矩扳手紧固声、此起彼伏的手锤声和职工呼唤应答声都会在工区的实训场响起。100多米长的接触网,把网上、网下演练的职工精力集中在一起,新入路青工宁佳乐兴奋地说:“简直就是把线路上的设备给搬到工区里了,真带劲儿!”

  宁佳乐说得眉飞色舞,一旁的副工长索绍元则感慨不已。

  “当时由于培训场地少,诸如腕臂组装、绝缘子更换等高空实作练习,我们只能在地面开展,克服高空恐惧的心理训练也只能纸上谈兵,致使工区作业力量始终处在原地踏步的状态。”谈起曾经开展业务培训时的困难,这个扎根在工区11年之久的“老兵”深有体会。

  为了解决培训困难,2014年,工区建设了集学、练、考为一体的综合实训基地。有了训练场,工区创新职工培训的路子更加宽阔。

  索绍元和工区技术骨干以现场最直接、最实用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制作培训教案,抽调工区中高空作业的老手一对一和新职、转岗人员结对帮扶,以出难题的方式,引导他们思考检修的方式,再通过一次次考试,不断夯实他们的业务基础。通过长期跟踪和对经验的汇总分析,工区还将职工按照专业能力、业务素质分散在甲班、乙班内,均衡两个班的骨干力量,让工区内人人都是战斗员,都要成为接触网专业的行家里手。

  党旗引领  凝聚青年力量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面对责任重大的接触网设备检维修任务,工区在所在段党委、团委的指导下,由工区团支部牵头,组织青年职工认真学习《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活动管理办法》,每月定期开展学规、背规,利用“每日一题、周练一技、每月一考”等形式重点对安规、维规等进行学习,增强职工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和“红线”意识,真正做到敬畏规章,敬畏生命,敬畏职责,让“把标准养成习惯,让习惯符合标准”贯穿始终。

  在所在车间党总支、工区团支部的引领下,工区团员成立了青年突击队,先后圆满完成2014年张集线接触网施工改造、2019年唐包线万吨扩能改造接触网换线施工、2022年“集大原”高铁建设等重点工作任务。在2022年7月的一天,乌兰察布地区突降大雨,工区指派青年突击队进行雨巡,巡视中发现一处支柱已经倾斜到露出了锚板。青年突击队成员立即带上水桶、铲子、捣固锤、沙袋,冲向支柱,不到20分钟,支柱终于被重新撑起,保质保量完成了处置工作。

  自工区成立以来,“供电安全无小事”便成为了职工们的共识,这也是工区一直以来无责任设备事故的思想基础。凭着优异的设备质量和精益的管理水平,工区先后获得2020年集团公司“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2021年全国铁路“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2023年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荣誉。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郭成)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专题
   第05版:草原全媒传播活动
   第06版:青春号
   第07版:科技
   第08版:影像力
   第09版:经济周看
   第10版:法治
   第11版:先锋
   第12版:出彩
中国-中亚峰会具有里程碑意义
把“当下改”和“长久立”结合起来
摸实情谋良策 以学促干“事上见”
鄂尔多斯由科技“荒漠”向创新“绿洲”转变
紧盯群众关切 破解 “急难愁盼”问题
世界最高间接冷却塔里的“绿色密码”
群众生命健康的守护者
能源通道上的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