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一小”,“一老”连着“夕阳”,“一小”连着“朝阳”,关乎民生、连接民心。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不仅牵动着亿万家庭,也对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日前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显著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当前,我国“一老一小”工作进度如何?各地进行了哪些探索和实践?记者近日进行了走访调研。
整体推进
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8亿,占比19.8%,预计“十四五”末将达到3亿,2035年后将达4亿左右;我国三岁以下婴幼儿人数超3200万,每年新增1000万左右。
“一老一小”事业发展得好不好,不仅事关当前、更事关长远。2020年底,《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发布,提出四个方面23项举措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并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建立健全“一老一小”工作推进机制。
目前,我国已有429个城市(区)完成“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编制工作,实现市地级全覆盖。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推动中央预算内投资、老龄化能力评价考核、示范城市创建等工作与方案编制实施情况相挂钩,激励地方政府积极主动作为。
“政府出台了托育机构水电气暖执行居民价格的政策,但我们一些托育机构租用的是商业楼宇,不好办理相关手续。我们将这一情况反映给养老托育工作指挥部后,在有关部门的统筹协调下,优惠政策得以顺利落地。”山东起跑线家庭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梅说。
成立工作指挥部或领导小组,建立工作专班,制定任务清单,召开联席会议,纳入考核体系……各地加快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养老托育支持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强普惠供给,努力绘就“老有颐养、幼有善育”的温暖画卷。
各方参与
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妇幼保健院福佑托育园,记者看到3岁多的禄禄正在玩积木,见有人过来,他便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主动打招呼。
“去年3月,他被诊断出‘孤独症谱系障碍’,他妈妈同时检查出患有甲状腺癌,家里没有老人可以帮忙,很是犯愁。刚好不久后我们托育园开了融合班,我立即联系了他妈妈。”福佑托育园老师黄娜说,禄禄在这里不仅可以得到看护,通过专业的“一对一”个体化训练,提高认知、理解能力,还能通过集体课改善社会交往障碍。目前禄禄的沟通交往能力已有显著提升。
发挥妇幼保健机构特有的医疗、保健和康复资源优势,创设“医、教、康”一体化、一条龙托育综合服务模式;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鼓励支持幼儿园开办托班;推进大型园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或普惠性托育服务;给予场地、税收优惠等引导支持社会力量投入养老托育服务……各地积极构建养老托育多元化发展模式,不断拓宽服务供给。
在杭州市拱墅区,和睦街道通过收回全部沿街店铺,腾挪出空间提供养老服务。在社区便民服务一条街,有公益轮值空间、便民缝补店、爱心理发店、老人洗浴等生活服务场所,几乎涵盖老年人居家养老所需的所有日常服务项目,成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街区式养老、个性化智慧化居家养老等新模式不断涌现,养老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业态外延
联动效应潜力巨大
根据《“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将达4.5个,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将达55%,新建居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100%达标。
目标已定,如何推动养老托育事业加快发展?“推动业态外延,加强养老托育和其他业态的协同联动,有助于延伸产业链,提升经济和社会价值。”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规划研究室副主任关博说。
在上海市莘庄镇莘松社区食堂,81岁的孤寡老人刘奶奶找到了自己晚年生活的乐趣。通过参加社区食堂举办的重阳节等主题活动,刘奶奶结交到不少新朋友。
“社区长者食堂不仅肩负提供膳食的功能,更是老年人建立社会关系、进行社会互动、改善社区生活的重要场所。”上海缘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鲁小锋说,希望以“助餐+”服务的模式,动员社会公益组织、爱心人士共同呵护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专家表示,养老托育与餐饮、医疗、旅游、康养等其他业态的融合,有助于延伸产业链,开发上下游产品服务;同时,加强产教融合,加快培育高素质人才队伍,将进一步助力养老托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托育人才的培养还有很大缺口,并存在课堂教学与课后实训脱节、毕业与就业脱节、所学技能与岗位要求不匹配等问题。”阳光大姐集团董事长卓长立说,要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精确定位,同时学校应加强与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实习平台。(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