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呼和浩特留学人员创业园(以下简称“留创园”)作为集聚海外人才(出国留学人员、外籍人士)回国与来华创新创业,促进国际技术转移,育成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及企业家的现代创业服务机构,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4年,呼和浩特留学人员创业园经人事部批准设立,是省部共建的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2010年3月揭牌并启动运行。经过13年的发展,呼和浩特留创园不断提升孵化能力、创新园区品牌,在吸引优秀人才创业和培育成功企业家、促进高精尖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等方面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留创园,感受科技“智囊团”助力地方创新发展的强大力量。
集聚人才: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
“在留创园创业,会有科技经费资助、人才奖励,国家会给予与其他企业不同的创业支持……”如今,这样的理念已经在留学人员中形成共识。
为促进留学人员创新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兴蒙”行动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构建区域创新中心的实施意见》《呼和浩特市推进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若干措施(试行)》《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鼓励留学人员和各类高层次人才入驻呼和浩特留学人员创业园创新创业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文件相继出台,在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层面初步形成了留学人员及各类高层次人才选择留创园创业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
“针对高层次人才和特殊人才要因人施策,在企业创建、医疗、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等各方面,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有针对性的扶持方案,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留创园人才科负责人白晶告诉记者。
“非常期待有更多的支持政策出台。”内蒙古禾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文科技”)负责人李耀说。
在留创园办公大楼10层,记者见到了80后留学人员李耀。“我于2014年回国,决定创立公司,经过2年的项目考察,发现我国农业的现状是地多、人少、劳动力流失。如何让农民增产增收、减本增效,农业生产福泽一方百姓?就是为他们提供农业服务。”2016年,李耀看准留创园的扶持力度,在这里“安家落户”,创办禾文科技。走进会议室,一张张证书记录着公司的发展历程,更记录下李耀和他的科研团队把理想化为现实的奋斗历程。从智慧农业到林业、牧业、水利服务,从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到遥感、无人机应用,从职业化培训到项目研发……业务不断拓宽的背后,是企业携手自治区农牧业大数据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扎实推进产学研融合,让科技成果“落地生金”的生动实践。
如今,禾文科技让内蒙古7万多亩田地变得更加“智慧”。李耀自豪地说:“公司已完成数字化农业全生命周期数据采集10多万亩次农田,实现农作物生长周期内生长数据实时监控、数据溯源,且实际探测准确率达95%,为农户节省种植成本20%。”
这些年,禾文科技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入选国家“最具成长潜力的留学人员创业企业”。
耀眼的成绩,离不开留创园的助力。
“一方面,留创园及时将国家、自治区等各项政策及时传达给企业,让我们及时把握有关政策方向,助力企业发展。例如公司紧抓《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等政策东风,开发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地产蔬菜溯源系统,建立了蔬菜全产业链质量安全溯源机制和系统平台,助力本地优质果蔬产品质量溯源和品牌化发展。另一方面,留创园在对外协作中给予企业主动关怀,不仅为企业牵线搭桥,更做好了有关服务,让企业顺利开展合作。”说起留创园对企业的扶持作用,李耀深有感触。
留创园负责人王炟轩介绍,留创园认真研究国家各部委、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关于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结合实际,配合开发区先后出台一系列支持留创人员发展到支持政策,不断吸引海内外各类高层次人才纷纷入驻园区创新创业。依据开发区政策规定对在孵重点项目、企业给予兑现及项目扶持资金累计达到1060万元。引入投融资平台、商业银行、担保公司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投融资活动、银企对接等服务。积极利用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研发优势和科技成果,不断为在孵企业提供创新资源服务,与清华大学微电子研究所、内蒙古大学等15家科技研发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在丰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资源的同时,提升了在孵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
记者看到,园区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完善,目前有多个大中小型会议室、路演大厅可供园区企业免费使用,还精心打造了图书阅览室、咖啡厅、文体中心等场所,让企业员工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中也能保持身心愉悦。
“开展科技中介服务推广活动是今年园区一项重要工作,留创园引进环评、能评、知识产权等中介服务资源,通过交流合作,使园区、企业与服务机构形成三方协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上新台阶。”呼和浩特留学人员创业园项目服务科负责人李博表示,下一步留创园将借助各类商企协会强大的社会资源优势,促进区内外科技类企业与园区多方位、深层次合作,助力留创园成为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重要增长极,呼和浩特市科技、人才融合的高地。
园区“护航”:促进创业企业快速发展
近日,一家从事新能源技术开发利用的科技型企业内蒙古元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元氢科技”)入驻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留学人员创业园。
“公司研究开发的集成小型储能式可再生能源超临界CO2循环发电系统为世界领先技术,专门用于彻底解决发电断补偿问题,计划在沙尔沁工业区实施的SO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试应用技术,可填补国内空白;CCUS二氧化碳捕捉技术能够对工程项目上产生的CO2进行捕捉,建立完整的捕捉、提纯压缩、运输、应用等环节,最终用于农业增产。”元氢科技负责人李春辉对外来发展充满信心。
1-4月,4家科技型企业陆续落户留创园。企业在留创园的落地,目标直指“助推发展”。
2020年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2021年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项目“人体干细胞资源库关键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无血清培养基的研制及产业化”近日在留创园成功转化,即将大规模推广应用,有利于推动健康医药产业融合共赢发展,实现内蒙古再生医学与健康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这得益于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武晓云联合区内外优势产学研人才2021年创立的内蒙古原生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原生元”)。
走进留创园办公楼D座,一楼便是原生元新落成的实验室——内蒙古细胞制备中心暨细胞组织库,科研人员正在调试设备,为正式投入使用做准备。
武晓云介绍:“这是内蒙古第一个符合国家标准的细胞产品实验室,目前,细胞组织库、无血清培养基已经市场化了,应用干细胞治疗脑中风、糖尿病和类风湿关节炎等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这意味着什么?
新生儿出生以后的脐带血、脐带、胎盘这些组织里面含有丰富的干细胞。但是由于内蒙古没有细胞组织库,大部分组织被扔掉,小部分被储存到北京等周边地区,需要应用的时候,再从外地调取。
“这些细胞是活的,必须在短时间内对其进行采集,制备成干细胞,再进行冷冻保存。”武晓云自信满满地说:“我们实验室建立在呼和浩特,这样就使内蒙古地区采集的组织能够在短时间内到达实验室,最大程度保证干细胞的活性。更重要的是,我们自主研发了更先进的直接储存组织的专利技术,能够更全面的保存组织里的干细胞,也能大大降低储存的费用。”
由于细胞产品差异性特别大,内蒙古又没有地方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学领域的发展。“我们期待通过实验室,能够推动出台内蒙古地方标准,为区域内各医院、科研院所,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细胞制剂。”
如何让企业走得更远?“必须走产学研用之路。目前,公司从北京选调了7名技术专家驻扎内蒙古,正在全力培养内蒙古本地人才。”武晓云说,目前原生元与内蒙古大学、包头医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已经取得8项发明专利。部分技术成果也已经在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和兴安盟人民医院进行临床研究和转化应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自治区以攻坚举措推进科技创新的工作要求,留创园不断探索创新联合体建设、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等路径,借鉴其他发达地区先进经验,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向科技领军企业迈进。
留创园里越来越多的企业,借助产学研实现弯道超车,在个性化打造和细分领域中耕耘。
用微信搜索“奥谷达”,便看到Oguuda蒙医小程序,进入首页就可以通过“体质测试”,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同时为医生提供蒙医治疗理论;也可以通过“在线预约”享受预约、挂号、复诊等全流程服务。内蒙古奥谷达蒙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才布登道日吉在手机上演示了他们开发的国内首个蒙医药辅助诊疗辅助系统如何使用。
“这个系统是我们研究蒙医与现代科学接轨的一个有益实践。”与企业开展科研合作多年的昆明理工大学伊日布斯教授介绍:“目前,该系统已经应用到锡林郭勒盟的2家门诊。”
让智慧在内蒙古创造财富,让理想在内蒙古成为现实,留创园围绕呼和浩特市“六大产业集群”,持续提升创新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加强与先进地区的合作交流、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厚植创新沃土,打造创新研发新高地!(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思享
平台与人才同频共振 创新与发展互惠共赢
□张劲
鱼系于水,草木系于时,鸟系于长空,大鹏系于扶摇而直上,人才亦需系于平台而乘风破浪。牢牢抓住平台和人才两个重点,创建最优平台,集聚最优人才,推进平台和人才相互促进、融合发展,才能在创新驱动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着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营造良好人才创新生态环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诚如所说,千方百计汇聚人才就要做好“筑巢引凤”工作。
吸引人才资源,厚植人才优势,首先要重视人才对于平台的创新意义。基于此,平台应加大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全方位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积极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公正平等的制度环境、温暖有力的生活环境。其次,着力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政策藩篱,营造各显其能、人尽其才的政策环境。再次,为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使人才甘愿尽职尽责躬身入局,最终实现平台与人才的同频共振。
人才筑就平台,亦如平台成就人才。若无平台,纵然人才满腔热情身怀绝技,也将无用武之地,难以施展抱负。因此,平台的支撑是人才干事创业的重要条件,人才应珍惜平台、合理利用平台,潜心钻研为平台创造更高价值;还应时常内省不懈努力,丰满羽毛练就过硬本领,才能终获平台青睐而一鸣惊人;还应把握时代风向,审时度势,抢抓平台机遇,紧跟平台脚步才能借势追梦一往无前。
呼和浩特留创园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人才搭建好创业平台,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