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了解“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情况。自1978年起,该林场大力治理耕地盐碱化造成的土地沙化问题,累计造林3.9万亩。在林场,总书记听取内蒙古“三北”工程建设和林场治沙造林情况介绍,并实地察看正在治理的沙地。
总书记的到来让林场干部职工倍感振奋,总书记的一句句勉励鼓舞人心。沿着总书记考察的足迹,记者来到国营新华林场,在这里回访那些令人心潮澎湃的时刻,在谆谆嘱托与殷切期待中,坚定追寻未来的方向。
“总书记对一草一木都充满感情”
“总书记一下车,便指着林场的植物,向我们询问栽种方式,他问这些树是穴栽?还是飞播?这让我立刻觉得,总书记非常懂,他对生态领域真的很熟悉。”巴彦淖尔市委常委、临河区委书记赵峻岭为总书记详尽地介绍了国营新华林场的情况,回忆起与总书记的对话交流,赵峻岭难掩内心的激动。
现在的国营新华林场满眼苍翠,而在半个多世纪前,这里还遍布着荒滩、沙滩、碱滩和草滩。恶劣的环境之下,这里成活的每一棵树都凝结着众人的心血。
“总书记很关注这里种植的树种和它们的特性。”赵峻岭说。
走到林区深处,赵峻岭特别向总书记介绍了紫穗槐和杨柴这两个树种,“紫穗槐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抗逆性极强。杨柴也是典型的抗沙树种,它根系发达,可以一木成林。”听完赵峻岭的介绍,总书记便上前轻轻地摸了摸紫穗槐的花序和杨柴的枝条。“看得出来,总书记对一草一木都充满感情!”赵峻岭回忆。
国营新华林场作为临河区唯一的林场,不仅起到了防风固沙、改善水源的作用,同时,保护了周边农田,减少了冰雹和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使林场周边形成了小气候。
林场区域内随处可见的苦豆子,证明了环境的改变。赵峻岭指向脚边两簇开着洁白小花的植物,向总书记讲道:“过去这里的农民种地,会挑有苦豆子生长的地方,有苦豆子说明土壤条件好。”
一棵棵生长在林区高地之上的杨树,也向人们“高调”地展示着这里固沙的成果。“从前这里的沙丘有2-5米高,人们栽树都会挑选低洼的地方,低洼地区离水源近,成活率高。大树像水闸一般把沙子挡住了,渐渐的它所在的位置反而成了高地。”赵峻岭向总书记解释道。
总书记强调,人类要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一定要防沙治沙。这是一个滚石上山的过程,稍有放松就会出现反复。赵峻岭也深刻地意识到,荒漠化防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赵峻岭说:“如果保护得好,沙漠可以变为绿洲,而保护得不好,绿洲也可能变成沙漠。巴彦淖尔市生态要素齐全,在我国西北地区生态地位极其重要,我们一定会牢牢扭住防沙治沙这个关键,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总书记心里惦记着我们”
国营新华林场3.9万亩人工绿海,源自三代人的接力奋斗。林场职工的生活如何,也始终是总书记心里的牵挂。
“总书记心里惦记着我们,他就和拉家常一样,询问了林场改制和林场职工的待遇等问题。”见到总书记前,国营新华林场场长杜文化紧张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总书记对职工的关心就像一股暖流,让杜文化放松下来。
走在林子里,杜文化的眼神紧紧跟随着总书记,他想把总书记的每一句嘱托都牢牢刻在心里。“总书记强调,三北地区生态非常脆弱,防沙治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我们必须持续抓好这项工作,对得起我们的祖先和后代。从前林场工作条件艰苦,而支撑我们坚持下来的信念就是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杜文化回忆。
人工取水、人工运苗,从前在沙窝窝里种树,纯靠人工,职工抱着树苗在沙地里一走便是好几公里。杜文化说:“那时候树苗成活率低,也受到过质疑。但只要有一棵树能活,就证明我们的方向和方法是对的。”如今,林场里80多种野生动物和30多种植被和谐共生,樟子松、云杉等以前难以存活的树种也茁壮生长。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经济社会价值。据测算,“三北”防护林改良了河套灌区土壤,农作物增产15%左右,亩均增收200元左右,农民人均增收1500元左右。林场也抓住生态红利,探索起多样化的发展模式。“目前我们林场正在尝试发展林下经济,试种了2000多亩肉苁蓉,还养殖了130多头基础母牛,也发展了我们自己的育苗基地。”杜文化说。
生态持续改善,林区职工收入逐年增长,杜文化将这些一一向总书记汇报,他希望总书记放心,大家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内蒙古的防沙治沙工作要不畏艰辛、久久为功
40多年,中国筑起了一道惊艳世界的绿色长城。
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建设“三北”防护林工程,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人工生态林带建设由此开启。日升月落,寒暑易节,三北地区人与沙的斗争从未停止。历经了几代人、亿万群众的接力奋斗,一道抵御风沙、保持水土、护农促牧的绿色屏障在祖国北疆崛起……
在国营新华林场考察时,总书记在一张内蒙古“三北”工程实施范围分布图前驻足停留,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肇晟向总书记介绍起内蒙古“三北”防护林建设的情况。“当我们走到‘三北’工程实施范围分布图前,总书记一下子就将目光投向大兴安岭,并问我大兴安岭现在怎么样?我回答总书记,大兴安岭现在已经‘挂斧停锯’,自然恢复得非常好!” 王肇晟说。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横跨“三北”,生态环境脆弱。“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保护好生态环境,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世世代代干下去”……一直以来,总书记对内蒙古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寄予厚望。
沉寂的沙漠也有灵性,它能接受哪一种生命,如何才能让它变得驯服,不仅需要吃苦、流汗的精神,也需要科学的探索——
全面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持续推进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进程;
建立18个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出台《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管理条例》,坚持保护优先理念;
修订技术规程,实施大批防沙治沙科技推广示范项目,让科技赋能防治成效提升;
加大经济林建设力度,培育林沙龙头企业,带动林沙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优质化方向发展……
内蒙古正在探索与实践中上演“驯沙记”,实现“绿之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累计完成营造林1.22亿亩、种草2.86亿亩、年均防沙治沙1200万亩以上,规模均居全国第一。全区生态环境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重大转变,森林覆盖率、草原植被盖度持续提高,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
“总书记的到来令人振奋,也为我们未来的工作带来无尽动力!”王肇晟言辞坚定。2021-2030年是巩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的关键期,是推动“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内蒙古的防沙治沙工作要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坚决把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打造得牢不可破,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
追青逐绿,层林揽梦。总书记的凝思,是巨笔擘画的雄韬伟略;总书记的关切,是大国领袖的为民情怀。北疆儿女将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行,让这座巍然屹立在祖国北疆的万里绿色长城更加坚实牢固。
报道团队:
孙一帆 许晓岚 于涛 薛来 柴思源
程英军 孟和朝鲁 怀特乌勒斯 白丹
冯雪玉 李卓 图古斯毕力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