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6月13日讯 (记者 霍晓庆)今年以来,自治区乡村振兴局通过抓产业、促就业全力带动脱贫人口增收。在产业投入方面,围绕“五大任务”建设,在全区85个旗县投入衔接资金64.52亿元,实施帮扶项目956个,重点支持牛、羊、奶业等优势特色产业和冷链物流建设。目前,已有79.39%的项目开工。
与此同时,在强化项目后续管理方面,健全并落实好联农带农机制,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帮扶项目联农带农机制的实施细则》,通过订单生产、托养托管、产品代销、保护价收购等多种形式,将465万农牧民吸附在帮扶项目产业链上。在拓宽就业渠道方面,通过京蒙劳务协作、帮扶车间务工、公益岗安置、以工代赈等多种方式稳定就业规模,截至目前,全区16.32万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实现稳岗就业,完成年度任务的83.2%。
呼伦贝尔市完成耕地 质量监测点试验种植
本报6月13日讯 (记者 韩雪茹)记者从自治区农牧厅获悉,为进一步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准确掌握呼伦贝尔市耕地质量变化动态,对各地耕地质量提升行动效果进行科学评价,该市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共布设424个长期定位监测点,开展耕地质量监测工作。其中,包括8个国家级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40个黑土地耕地质量监测点和376个自治区级耕地质量监测点。目前,该市耕地质量监测点田间试验种植已经全部完成。
据了解,呼伦贝尔市耕地质量监测功能区设置了5个小区,即1个长期不施肥区、1个当季不施肥区、2个不施肥轮换区和1个常规施肥区。主要用于监测长期不施肥、当季不施肥、常规施用化肥对耕地土壤理化性状和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呼和浩特市加强设施农业 用地管理确保农地农用
本报6月13日讯 (记者 阿妮尔)记者从呼和浩特市自然资源局获悉,呼和浩特市通过开展设施农业用地备案和上图入库工作,进一步加强设施农业用地管理。
据呼和浩特市自然资源局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全市设施农业用地图斑总量为23794个,总面积7690.37公顷。经各旗县区核查,符合上图入库图斑5151个,占图斑总量的21.65%,面积6721.52公顷,占总面积的87.4%;适用简易备案程序不需上图入库图斑18643个,占图斑总量的78.35%,面积968.85公顷,占总面积的12.6%。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改进设施农业用地管理,促进现代农业健康有序发展,呼和浩特市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设施农业用地管理相关事宜的通知》,进一步细化了设施农用地备案范围、选址要求、用地规模、管理职责等,不断加强设施农业用地全流程管理及保障,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