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史,留下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2月20日,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在陕西榆林举行,200余项非遗、500余名非遗传承人运用匠心巧思,共同展示非遗文化的时代价值。近年来,大量传承人和企业用现代审美对非遗进行二次创作,用文化衍生品拉近了人们与非遗的距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积淀,是各民族文化的精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增进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从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炒制龙井茶,到广西柳州的螺蛳粉,再到青海加牙藏毯,习近平总书记每次到各地考察调研都对富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情点赞。加大保护力度、做好创新文章、植根群众沃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将绽放更加迷人的光彩。
加大保护力度,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与灵魂,其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深入开展非遗保护传承。目前,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已经建立。截至2021年12月,全国共认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共计155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在稳步推进。
做好创新文章,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近年来,许多非遗项目也正在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地融入现代生活。比如,通过“互联网+文物文创产品”“互联网+文物素材创新”“互联网+文物动漫游戏”等形式,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已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
植根群众沃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近年来,华阴老腔、皮影戏、西安鼓乐等表演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老百姓的身边。走进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也正在成为短视频、直播平台上非遗文化传承、传播的主力军。开发更多符合当代人口味、更利于网络传播的文化产品,越来越多的人们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也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行进在新征程上,必须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上讲好中国故事、办好中国事情,不断地增强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进一步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
(转自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