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歌剧《白毛女》经典不褪色

7月10日至11日,第二十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特邀作品展演歌剧《白毛女》在内蒙古乌兰恰特大剧院上演,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艺术的熏陶、一次红色革命精神的教育洗礼。本报记者 王磊 摄
  □本报记者  柴思源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雪花那个飘飘,年来到……”7月10日晚,传唱了70多年的《北风吹》再次唱响,乌兰恰特舞台上飘起了纷纷扬扬的雪花。由中国歌剧舞剧院演出的经典歌剧《白毛女》亮相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精彩的演出博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舞台上,青年女高音歌唱家蒋宁饰演的喜儿翩然登场,清脆的嗓音撩动人心,那抹熟悉的红色灵动美丽。然而,接连不断的变故无情地降临在这个纯真的少女身上,旧社会带给人的摧残和压抑令人窒息,喜儿的命运牵动着观众的心。

  歌剧《白毛女》取材自“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剧中,佃农杨白劳在压迫下,不得不卖掉女儿喜儿抵债。被地主黄世仁污辱后,喜儿为报仇躲进深山,因长期缺盐,浑身毛发变白。直到八路军到来,喜儿得以彻底翻身,开始新生活。歌剧《白毛女》吸收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精华,采用中国北方民歌的曲调,将中国的民族艺术与西方的歌剧艺术相结合,赋予新歌剧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鲜明的民族风格,这部作品至今传唱不衰,家喻户晓。

  歌剧《白毛女》亮相文化节,让呼和浩特市的观众在“家门口”感受到中国经典民族歌剧的艺术魅力,领略到作品背后深刻的精神内涵。观众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十里风雪》《扎红头绳》等经典唱段中热泪盈眶,也有不少“00后”被经典剧目实力“圈粉”。“剧中喜儿、杨白劳、王大春等鲜活的人物形象营造出了强烈的戏剧冲突,一下子就把我拉回到了那个时代。剧中人物遭受的苦难让我更加珍惜当下幸福的生活。”大学生王璇说。

  歌剧《白毛女》执行导演朱亚林说:“去年文化节我们带来的是《小二黑结婚》,今年我们把《白毛女》带到内蒙古观众面前,这‘一黑一白’是中国歌剧舞剧院的保留剧目。观众看到的是《白毛女》2015版,这一版本结合时代的变化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对戏剧结构、音乐编排和舞台呈现进行创新调整,赋予作品新的时代内涵,激活经典生命力。文化节的艺术氛围越来越浓,引进的剧目水平也越来越高,我们拿出这样经典的看家剧目,就是希望引导越来越多的人跳出屏幕,走进剧场,现场感受经典舞台作品的艺术价值,让经典作品常演常新。”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牢记嘱托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特别策划
   第06版:包头
   第08版:青春号
   第09版:科技
   第10版:旗县融媒
   第11版:先锋
   第12版:公益广告
用心呵护孤残儿童快乐成长
我区11名师生荣获“全国高校 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
抓实以学正风 解决突出问题
歌剧《白毛女》经典不褪色
南腔北调荟萃全国文艺精品
指尖绽放石榴花
加紧改变重塑再造产业结构
在火热的建设一线解难题建新功
党彤:医者仁心彰显担当情怀
特木日巴根:用蒙医特色手法救治骨病患者
遗失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