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权慧玲和郝彦祥查看水稻秧苗长势。本报记者 莫日根毕力格 摄
  □本报记者  月英  薛一群  鲍庆胜 

  韩玲玲  莫日根毕力格  李佳雨

  通辽市科左后旗金宝屯镇两家子村现有村民641户1661人,是由朝鲜族、汉族、蒙古族、满族组成的多民族大家庭,也是科左后旗唯一的朝鲜族定居村。

  在两家子村,各族儿女做得了亲如一家的邻居,交得成患难与共的朋友,结得成和顺美满的姻缘,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共同书写民族团结发展新篇章。

  一起成长的爱情

  今年3月,蒙古族小伙郝彦祥和同村的朝鲜族姑娘权慧玲喜结连理,成为两家子村第一对朝鲜族姑娘与其他民族结合的新人。

  5月22日,当记者来到他们的新家时,权慧玲正在整理房间,客厅和卧室的墙上挂着二人的结婚照,处处洋溢着温馨浪漫的气息。

  “当时长辈们穿着民族服饰,围成一圈载歌载舞,特别欢乐。”权慧玲向记者分享了婚礼现场拍摄的视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谈起两人牵手的故事,权慧玲有些腼腆。“我们两家都种水稻,在我小时候,长辈们的关系就很好。”权慧玲回忆道,“农忙的时候,两家人互相帮忙卷苗插秧,互赠做的小菜,都是常事。”

  两个家庭在一起耕耘,孩子们在一起成长,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互有好感的两个年轻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组建了新的家庭。

  权慧玲的母亲金明顺告诉记者,现在两家人的270亩水稻都由女婿郝彦祥负责耕种。临近午时,权慧玲挽起袖子开始准备午饭,在田间忙碌半日的郝彦祥也回到了家中。

  随着交往交流交融日益密切,各族青年美好的爱情故事在这片热土上开花结果。

  民族风俗不同怎么办?饮食习惯是否有差异?面对这些疑问,郝彦祥说:“就像是朝鲜族的辣白菜,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腌,而朝鲜族也会包饺子,都是普通人家,互相学习、互相迁就,和和气气,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两家子村党支部书记陈静介绍:“两家子村第一个种植水稻的是一位姓白的朝鲜族技术员,一开始村里也只有朝鲜族村民种植水稻,后来其他民族群众不断加入进来,各族群众共同学习选种、插秧等技术,因地制宜发展水稻种植,现在村里的水稻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万亩。”

  守望相助的亲情

  66岁的朝鲜族村民李正龙戴着一副老花镜,笑声爽朗。在他的热情邀请下,记者盘腿坐到了朝鲜族建筑风格的大炕上,和他唠起了家常。

  ■下转第7版  ■上接第2版 

  “我儿子一家三口都在韩国打工,收入比种地高,以前身体好的时候,我和老伴儿也常去那里打工。”李正龙说。

  2008年,李正龙和妻子金基淑离开家乡,远赴韩国务工,临走前将家里的70多亩稻田租给了邻居郝力明、陈金霞夫妇。李正龙说:“郝力明踏实能干,庄稼种得好,把地租给他我放心。”由这份信任开启的不只是一笔交易,更是一段持续十余年的情谊。

  随着年龄增长,李正龙、金基淑对外出打工感到力不从心,陆续返回了家乡生活,但他们依旧把地租给郝力明耕种。“这些年,我们从没签过什么协议,他们从不拖欠租金。有时我们家吃紧,他们还会提前付钱。现在别人想高价租我的地,我都不愿意。”李正龙说。

  提起郝力明一家,金基淑赞不绝口:“我们回村后装修门楼,郝力明两口子忙前忙后,人特别好。我们想在前后院种点玉米、花生,他们也都帮忙整地。”

  平时李正龙家里有什么重活、累活,郝力明、陈金霞总是抢着帮忙。农忙时节,李正龙、金基淑总会邀请郝力明、陈金霞到家中吃饭午休,逢年过节,两家人经常欢聚在一起,其乐融融。

  “前两天,老爷子特意骑电动车到镇上买鱼,招呼我们一起吃。”陈金霞一说到这些,脸上便露出幸福的笑容,“老两口把我们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我们也像对父母一样敬重他们。”

  “村里许多朝鲜族青壮年都选择到韩国务工,留下的大多是老年人。这种情况下,乡亲们平时会多关照朝鲜族老人,邻里间十分和睦。”陈静介绍,两家子村以传统节日、纪念日为抓手,举办了文艺汇演、集体祝寿、种养殖技术交流等活动,形成了各民族守望相助,同吃一桌饭、同唱一首歌的良好氛围。

  患难与共的真情

  在两家子村,有一对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好姐妹,一个叫杜艳凤(汉族),一个叫魏海英(蒙古族)。17年间,两家人团结互助,结下了深厚情谊。

  2006年,杜艳凤和丈夫德格吉力呼从吉林省通化市回乡养羊,在放羊时常与孙爱国、魏海英夫妇碰面,互相招呼几句,一来二去就熟络起来了。

  “有一次,我们家遇到一点困难,他们借给我们600元钱,帮我们渡过了难关。”杜艳凤告诉记者,当时魏海英家也只种了8亩多口粮田,手头并不宽裕,却能毫不犹豫地帮助他们,令她感动不已。

  从那时起,两家人的来往日益密切,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都会相互帮忙。

  今年春天,德格吉力呼突患脑溢血,被救护车送到医院,就在杜艳凤为手术费一筹莫展之际,魏海英、孙爱国通过微信给杜艳凤转去2万元。“治疗宜早不宜迟,我们当时没想太多,只想把好兄弟的病治好。”魏海英说。

  遗憾的是,经过数日救治,德格吉力呼还是不幸离世。家中有上学的幼子、年迈的婆婆和长期卧病在床的大伯哥,都需要杜艳凤抚养照料,但杜艳凤没有被击垮,而是勇敢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这一切离不开魏海英的默默支持。

  春耕时,魏海英帮杜艳凤选好了需要的种子、化肥,并计算出了用量,提前放在仓库里,让杜艳凤能够直接取用,杜艳凤也在魏海英一家的鼓励下,度过了艰难时期。

  在两家子村,各族群众互相学习、互相尊重、互相爱护,把民族团结融入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实现了嵌入式融合发展,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常开长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牢记嘱托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牢记嘱托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第05版:特别策划
   第06版:理论特刊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区域新闻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创新构建普惠小微金融图谱
内蒙古将以主题省(区)亮相第33届香港书展
风景醉人
自治区第十二届大学生运动会闭幕
2023包头马术系列赛事精彩上演
今日直播!《暑期安全“知”播 小课堂》第四期关注出行安全
《战地黄花》重温红色历史
爱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第九届中俄蒙国际美食文化节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