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鄂尔多斯 19年埋首10万亩沙海 走向产业化治沙未来

绿“染”银肯塔拉

  □本报记者  郝雪莲  实习生  刘俊平

  银肯塔拉,蒙古语意为“吉祥的草原”,但如今这里并没有草原。

  银肯塔拉沙漠地处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东端,位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展旦召苏木境内。这里沙丘连绵起伏、一望无垠,沙湾里的沙子从沙丘顶部滑下,会发出“嗡嗡”的轰鸣声,形成独特的“响沙”奇观。如今这里是国家4A级沙漠生态文化旅游区。

  “小时候这里经常是黄沙漫天。”52岁的银肯塔拉沙漠生态文化旅游区创始人布和回忆道。

  15岁那年,布和与父辈们一起走进沙漠深处,登上沙漠最高点的银肯敖包,环顾四周,都是浩瀚沙海,孩童时玩耍的中心绿洲不断遭受黄沙侵蚀,已经剩下不到3千亩。每逢冬春风季,漫天黄沙席卷而来,吞噬绿洲和庄稼,居民苦不堪言。

  从那时起,布和就立下志愿,等他长大赚了钱,一定要在家乡治沙种树,将绿洲恢复原貌,让乡邻免受黄沙之害。

  2004年,在外事业发展不错的布和决定回到家乡,承包下银肯塔拉10万亩沙海,开始治沙造林,这一干就是19年。如今银肯塔拉的生态治理事业已经成为鄂尔多斯市企业产业化治沙的典范。

  “在沙漠中种树就像养小孩,不能光栽树,栽完还得打井浇灌、维护看管才有可能成活。”

  在长期治沙实践中,布和总结出一套又一套适合沙漠种植的方法和经验。治沙初期,先通过南围北挡锁边,将沙漠通过绿化带围起来防止扩大,然后在相对适宜绿化的区域开展生态治理。同时采取“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的办法才能让植被长起来。

  19年来,布和在银肯塔拉累计投入资金7亿元,完成人工造林、设置沙柳立式沙障8万亩。如今的银肯塔拉,植被逐渐恢复了,绿洲扩大了,野生动物也增加了,生态向好也给他带来经济收益。他借势将银肯塔拉打造成沙漠生态文化旅游区,沙漠中不仅有绿洲,还有滑沙、沙漠越野、沙漠爱心造林、沙漠拓展演练等多项活动,每年从全国各地来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旺季平均每天接待量达5000余人次。布和说:“旅游收入反哺生态让我们的治理事业能持续下去,这是一项能看到未来的事业,现在我们不仅要发展旅游业,也到了探索林下经济的时候。产业化治沙的未来更应该着眼于实践和创新,这样才能提升生态事业的整体效益。”

  2017年9月,《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市举行,195个缔约方国家代表来到银肯塔拉参观,“治沙造林十几年,没想到自己的付出能得到国际社会认可,做这件事很有意义!”看着眼前这片沙漠里的绿洲,布和的心情格外愉快。

  处在干旱与半干旱过渡地带区的鄂尔多斯,境内北有库布其沙漠,南有毛乌素沙地,东部为丘陵沟壑区,西部为波状高原硬梁区,年均降水量仅为150至350毫米,蒸发量却为2000至3000毫米,是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沙漠化和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一直以来,鄂尔多斯市推行多种激励机制,鼓励、引导企业、农牧民通过承包、入股、租赁以及投工投劳等方式参与防沙治沙,并把治沙增绿与增益致富统筹考虑。目前,鄂尔多斯市已形成国家、地方、企业、个人多元化投入、全社会参与的防沙治沙格局,像布和一样以企业的力量参与治沙的人群越来越多,沙漠生态环境有了巨大改善。

  如今,在布和的影响下,他的女儿2019年从香港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也毅然回到家乡,与父辈们一起投入到治沙和旅游景区事业中,在这里续写绿色传奇。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牢记嘱托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牢记嘱托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第05版:特别策划
   第06版:理论特刊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区域新闻
乌海高颜值公园“火”出圈
养牛能手布和白乙为何这么牛
“哈日恰”—— 直播间里独到的眼光
“精培优育”锻造年轻干部
600余名国内外专家“把脉”数据产业发展
加大职业技能培训 端稳就业“饭碗”
中央1.2亿元资金支持首府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绿“染”银肯塔拉
河套灌区土壤地力提升技术创新中心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