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建引领破解社区 集体经济增收密码

  □本报记者  宋爽

  “我们在红陶瓦厂有一片小聚居区,闲置的房屋较多,通过引进企业,由企业统一购买这些房屋,打造建设民宿,不仅能够解决社区发展资金缺乏、运营能力不足等问题,也为社区居民带来了新收入。”向阳社区党支部书记高海燕说。

  向阳社区的“社企合作”项目,是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社区集体经济破题起步的一个缩影。为走出一条支部有作为、群众有实惠、集体有收益的社区经济发展之路,2023年,杭锦旗聚焦破解社区缺乏集体经济的难题,积极探索群众增收新模式,努力实现社区集体经济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今年以来,全旗13个社区陆续开始探索社区集体经济,呼和木独镇常青社区依托马铃薯基地,开展物业商贸服务类业务,加快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伊和乌素苏木摩林河社区发展蔬菜水果保鲜项目,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产品过剩的困境,而且能够有效带动社区群众增加收入……

  各个社区在借鉴学习先进地区先进经验的同时,还注重加强自身优势的挖掘和利用。

  走进杭锦旗塔然高勒镇东方社区“幸福手工坊”,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让人挪不开眼。据了解,为进一步拓宽残疾人、老龄化群体增收渠道,社区决定成立“幸福手工坊”,从培训技能、联系销路、搭建交流平台等方面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

  值得一提的是,该手工坊采用先预定后制作的模式,即先找到销售对象,再通知居民制作,确保居民获得实际利益。“随着手工坊被大家熟知,我们的回头客越来越多,订单的数目也在不断上升,增加了不少收入。”东方社区居民闫翠琴满脸笑容地说道。

  随着思路不断打开,杭锦旗街道社区党组织与包联单位、驻地企业共同想办法、谋出路、找订单、谈合作……一场场项目路演、一次次招商发布,社区集体经济项目从无到有、串点成链,改革创新的设想在这片土地上正悄然变为现实。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特别策划
   第06版:北疆文旅
   第07版:生态环保
   第08版:旗县融媒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先锋
   第12版:收藏
◎每周一学
三剂“良方”为党员“补钙提能”
党建引领破解社区 集体经济增收密码
小事显大爱 平凡见初心
警心向党
◎信息集装箱
物业“红”起来 民心“暖”起来
一件事一次办
“选育管用”助年轻干部“壮苗出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