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化“北疆文化”研究 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刘中玉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强调要以此为引领,“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都要紧紧围绕、毫不偏离这条主线。“北疆文化”这一标识性概念正是为贯彻落实这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从作为整体的北疆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中提炼出来的,清晰地表达出北疆参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进程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自觉意识、主动意识,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是从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实践新突破。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各民族文化根植于各民族日常生活之中,并从各民族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差异性中凝聚出共同性。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作为枝叶的“北疆文化”正是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并参与熔铸了中华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因此,对于“北疆文化”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格局中,而是要深化对这一历史格局形成路径与演进机制的探讨,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重要财富创新性地发展成为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优势。

  “北疆文化”概念的提出是以

  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的新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以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为叙事核心的“北疆文化”,不仅是中华文化叙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这一标识性概念的提出,正是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践的新突破。

  马克思曾说过,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北疆文化”作为内蒙古提出的标识性概念,既是千百年来生活在北疆地区的各民族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观念、思想和价值观的核心体现,在历史上发挥了增强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相结合的实践载体,在新时代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的生态观、秩序观、文明观。

  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是推进

  政治话语向文化话语转化的新实践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理论阐释,仍多停留在文化表象与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的表层贴合上,缺少从中华文明发展的整体视野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在机制与演进路径的深刻探讨,特别是对于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第二个结合”的历史阐释、理论阐释的研究亟待加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方很多人习惯于把中国看作西方现代化理论视野中的近现代民族国家,没有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角度来看中国,这样就难以真正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未来”。“北疆文化”是具有明确的政治空间形态和清晰的中华文明史建构视野的标识性概念。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它着眼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大局,既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民族维度,又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维度。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它坚持用实践的观点、历史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政治实践转化为文化实践,意在通过对这一在中华文明史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区域文化形成机制与内在演进路径的深入抉发,深刻阐释党的二十大报告所强调的“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这一重要论断。

  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是建设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在新时代高质量推进民族地区各项工作,加强传统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一方面需要坚持系统观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中华民族整体性出发,不断增强制度性阐释和治理体系性建设,做任何工作、办任何事情,都要紧紧围绕、毫不偏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并以此来评价、检验其效果;另一方面,要通过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三北精神”,大力支持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推进区域内多民族多元文化参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体系构建,从而强化中华民族整体史观构建的理论阐释。

  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充分说明,无论是物种、技术,还是资源、人群,甚至于思想、文化,都是在不断传播、交流、互动中得以发展、得以进步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第二个结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方面作了深入系统阐述,呈现出科学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指明了新的方向。“北疆文化”正是在这一新的历史机遇下提出的以理论促实践的新概念,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举措。下一步,我们应以此为突破点,深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结构,将深化“北疆文化”内在演进机制的研究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衔接好、融会好。唯其如此,才能不断从内容、形式、载体、方法、手段等多方位加以改进和创新,进一步激发“北疆文化”内生的价值引导力和精神推动力,全方位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古代文化史研究室主任)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特别策划
   第06版:影像力
   第07版:旗县融媒
   第08版:理论特刊
深化“北疆文化”研究 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为打造“北疆文化”品牌作出更多贡献
“北疆文化”具有融合性统一性进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