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甘当“泥腿子” 守好“粮袋子”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①
  □本报记者   宋爽

  “梅主任,您什么时候有空,方便去单位采访您吗?”

  “记者同志好,今天真不巧,我已经在下乡路上了,咱们再约时间吧。”

  “忙”是通辽市科左中旗农牧局党组成员、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梅园雪的生活常态。只要有机会,她总是“卷起裤腿”深入田间地头,真心替群众想办法解难题。

  一年里,梅园雪有200多天奔波在农村牧区,“土里来、土里去”,因总是“灰头土脸”的样子,她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泥腿子专家”。这是她30多年扎根农村、推广农业技术,足迹遍及全旗500多个嘎查村的真实写照。

  科左中旗是一个农业大旗,农业是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过去,由于土地贫瘠,粮食广种薄收,平均亩产只有450公斤。怎样在有限的土地上使作物增产增效?缺水地贫怎么解决……一个个问题久久萦绕在梅园雪的心中。

  怎么办?钻研,实践!

  为了解决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种植模式中存在的肥料浪费、后期脱肥,产量低等技术难题,她主持开展了玉米膜下滴灌水溶性肥料试验,通过反复试验,亩产达844.83公斤,比常规区高出82.78公斤,有效解决了膜下滴灌种植条件下肥料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肥口受堵无法全量下肥等技术难题。

  为弥补大小垄浅埋滴灌种植模式下小垄不能中耕的缺欠,她参与研发的大小垄深松播种施肥机,可以在播种的同时进行一次深松,有效避免了地头漏播,节省了人工补种的成本。浅埋滴灌高效节水技术是梅园雪带领她的团队近年来在农业技术推广当中的重要科研成果,在保证产量的同时,解决了残膜对土壤污染的问题。项目区内,可实现粮食单产增加200公斤,实现节水60%,为农牧民既节约了支出,又增加了收入。

  这些技术成果的研发推广应用,将吨粮田由小面积示范到大面积推广变成了可能,实现了农机与农艺的完美结合,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为科左中旗粮食稳增产势头、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起到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和推动作用,对通辽市乃至周边地区的农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梅园雪常说,搞农业技术推广,不能坐在办公室里,要走到农牧民群众当中,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农业技术只有和农牧民的实际需求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它的真正价值。

  在她的带领下,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成立了大小垄浅埋滴灌带全程机械化创新人才团队,成功开展耐密宜机收品种、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节肥节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生产关键环节的技术瓶颈攻关,归纳总结出了西辽河流域水浇地玉米高产栽培集成技术规程、玉米大小垄浅埋滴灌带免耕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规程。通过多年的培养,该团队已成为一支学科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创新人才团队,并在2016年入选了自治区2016-2017年度“草原英才”工程产业创新人才团队第一层次名单。

  中国饭碗中国粮,科学富民技术香。几年来,梅园雪主持编写了《科左中旗玉米吨粮田技术方案》《科左中旗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手册》等技术培训资料10余本,悉心培养科技示范户1000余户,农民技术员2500余人,并为全旗农业综合开发输送农民技术员456人。

  土地不会辜负辛勤的汗水。梅园雪深知,只有不断地超越、不断地突破,才能更好地为民服务,才能真正对得起这片土地。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出彩
   第06版:北疆文旅
   第07版:通辽
   第08版:乌海·海勃湾区
   第09版:区域新闻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文艺评论
   第12版:收藏
自治区人大代表履职能力 提升专题培训班举行
扎赉特旗:“先建后补”模式让粮田变良田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自治区宣讲团走进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商务厅工商联
掀起紧抓 快干热潮
“十四冬”多项惠企服务 诚邀战略合作伙伴
中国草原酸奶品类首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揭牌
全区青年讲师团理论宣讲大赛决赛举办
内蒙古十五运柔道项目精彩落幕
东乌珠穆沁旗至蒙古国额尔敦查干县客运班线通车
甘当“泥腿子” 守好“粮袋子”
舞蹈剧场《如见》 如期“回家”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