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学研查改”一体化
组织领导方面,压实主体责任,坚持高站位组织、高标准推进,第一时间召开党组会议研究部署,审议印发4个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下设4个专项组,先后召开3次工作推进会,有力有序推动主题教育纵深开展。强化督促指导,研究制定推进高校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若干措施,厅机关及各高校分别成立主题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贯通联动,协同推进主题教育各项工作。强化宣传引导,在教育厅显著位置设置宣传展板,电子屏全天候滚动播放主题教育内容,编印全区教育系统主题教育简报80期,官网官微不间断发布主题教育推文等,总阅读、播放量近400万。
理论学习方面,坚持全面系统学,紧紧抓住学思想主线,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静下心来原原本本、逐段逐句学习8种规定书目,以及《习近平关于内蒙古工作论述摘编》和《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五大任务干部读本》等,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精神实质、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整体把握、融会贯通。坚持突出重点学,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中之重学习。坚持及时跟进学,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组会第一议题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主要内容,围绕建设教育强国、民族工作、蒙古马精神、千万工程、浦江经验等专题开展交流研讨,班子成员、支部书记讲授党课,辐射带动全体党员干部共学共进。坚持联合联建学,组织厅机关32个党支部与高校、盟市教育部门及企业基层党组织联学联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深入内蒙古显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实地观摩、专家讲解、座谈交流,共谋“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新路径。
调查研究方面,坚持问题导向靶向选题,聚焦建设教育强国、办好自治区两件大事,从解决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留不住、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能力弱等9个方面的短板入手,确定“乡村牧区缺乏优质师资问题研究”“高校人才培养、学科专业设置和科研能力优化调整路径研究”等32项调研课题。坚持调研解题转化一体推进,厅领导领题,打破部门界限,组建调研队伍,先后深入自治区各盟市、高校、企事业单位和吉林、宁夏、陕西等省份开展调研56次,访谈师生干部群众1300余人次,形成调研报告9份,并开展调研成果交流。结合32项调研课题梳理问题39个,提出53条解决措施,已解决问题39个,已落实并长效推进解决的,持续抓好整改。集中调研谋发展,厅党组围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等领域召开专题会议,找问题、解难题、谋发展,组织召开教育强区建设咨询会,邀请专家学者对内蒙古建设教育强区问诊把脉,明晰教育强区建设的路径方法。
检视整改方面,不留死角全面检视,厅党组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中由教育厅牵头的5项民生实事项目、服务“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三多三少三慢”等方面,深入查找分析教育事业的短板弱项及根源,共梳理出14个问题,并全部完成整改。突出重点专项整治,结合我区教育实际情况,针对不同问题进行专项整治整改。如,针对学生欺凌行为比较隐蔽的问题,组织召开防欺凌工作专项部署会,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关于深入开展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持续开展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针对城乡教育差距仍然较大,农村学校小规模居多,办学经费仍显不足的问题,2023年教育厅联合财政厅已下达薄改资金10.55亿元。常态长效建章立制,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做好完善机制、建章立制工作。
服务两件大事有成效
在服务“五大任务”上见实效。紧紧围绕自治区4大支柱产业、8大产业集群和16条重点产业链,自治区教育系统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重点,着力在特色和服务上做文章,助推“五大任务”落地见效。一是抓好学科专业建设,实施一流学科建设行动,开展一流学科动态调整和新增遴选工作,35个学科被列为自治区第二轮一流学科,分层次明确了未来5年学科的建设目标和推进举措。制定了首批国家级(49个)、自治区级(63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成效评价意见,形成了“一校一专业一清单”,并印发高校指导整改;加强自治区统筹管理,指导本科高校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布局,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校急需紧缺/空白专业名单(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校限制增设专业建议名单(2023年)》,引导高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培养的契合度逐步提升;联合工信厅印发《本科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实施方案》,聚焦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等自治区重点产业集群,布局建设校级现代产业学院58个、自治区级现代产业学院16个,遴选推荐第二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3个;持续优化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布局,提高理工农医类专业布点占比,新增280个、撤销341个专业布点,服务自治区重点产业专业占比由63.1%提高到77.6%。二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有组织科研,扎实推进11个高校集成攻关大平台建设,在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防沙治沙、稀土、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协同开展技术攻关;持续优化高校科研平台布局,新增布局内蒙古师范大学“无穷维哈密顿系统及其算法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培育),推动内蒙古大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完成对73个建设(培育)期满高校科研平台的评估工作,切实提升高校科研平台支撑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三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完善常态化联系服务院士工作机制,指导高校引进高端人才,定期调度各高校引进人才情况,及时有效落实人才激励政策等,实现引进的人才安居安心安业。四是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深入推进高校人员总量管理改革,有效解决专任教师规模不足、高级岗位短缺等问题;将自治区高校教师资格考试方式调整为“教学基本素质培训+教育教学能力测试(面试)”,高校用人自主权得到充分落实;指导高校落实好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等,教师育人成效不断提升。五是扩大教育对外交流合作。落实京蒙“教育倍增计划”,支持呼伦贝尔学院在蒙古国国立东方大学、俄罗斯后贝加尔国立大学和别尔戈罗德国立工艺大学筹建中国文化中心,指导我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院校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管理机制,深化京蒙、沪蒙、陕蒙以及“东北三省一区”教育交流,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通过推动教育领域的广泛交流与合作,为文化传承发展贡献了内蒙古教育力量。六是深化考核评价,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高校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重点推进高校分类评价改革,完善评价指标体系,每一项指标都做到了可考核、可打分,把评价结果作为调整优化高校资源配置、学校领导班子实绩考核、经费投入的重要依据,引导高校错位竞争、分类发展和特色发展。七是统筹谋划晋位升级,针对我区高等教育总体发展水平与发达省份甚至中西部部分省份有较大差距的现状,厅党组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本着“对标一流、跳起摸高、追赶晋位”原则,要求高校在国家和区域发展大逻辑中找准新方位,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布局中明确新坐标,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中展现新作为,着力提高区域人才供给质量,增强区域科技创新动能。
在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上出实招。一是制定《关于在高等学校开展“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的实施方案》,推出12项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铸魂育人举措,与各学段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同向而行、一体推进。二是拟定《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系统关于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国家示范区的实施方案》,推动形成“内蒙古经验”,切实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提供基础性、源头性支撑。三是坚持从娃娃抓起,编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幼儿主题教育系列绘本,为全区幼儿园发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资源不断丰富。四是联合科技、卫健等部门设立8大系列“大思政课”实践基地,联合统战等部门建立6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分学段制作25期“石榴籽育人小课堂”短视频并向全国推广,得到了教育部、国家民委、部分省(区、市)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反响。五是组织专家分4个学段编写“五个事实和道理”思政课讲义,建设1个国家级、12个自治区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打造一批一体化平台、思政名师、教研团队、示范金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六是坚定坚决做好推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工作,确保各民族青少年掌握和使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聚焦民生热点解难题
针对普惠性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加快推进全区幼儿园、中小学和特殊教育学校新建改扩建项目建设,上半年完成项目前期手续办理647所,占项目总数的72.5%,已开工建设510所,占项目总数的57.1%,教育教学的硬件基础不断夯实。
针对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的问题,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上线违规培训“随手拍”,拓展监督举报渠道,印发行政执法实施方案,推进执法队伍建设。上半年,从严查处隐形变异违规培训48起,处理在职教师4人,“双减”政策落实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针对“慢就业”“缓就业”现象,一方面,注重就业育人实效,围绕“十万大学生留蒙工程”“高校毕业生服务内蒙古计划”,开展“高校学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月”“生涯教育第一课”“职场第一课”、典型事迹展映等系列活动53场,发布《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指南》《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礼包》,举办政策性岗位招聘考试模拟大赛、视频简历大赛等,投放各类公益课程1540课时,参与学生120.35万人次,引导毕业生牢固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就业岗位,依据毕业生生源、专业特点及就业意愿,先后开展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校园招聘月、寒假促就业暖心行动、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百日冲刺等活动,聚焦自治区行业产业发展需求,举办能源类、畜牧业、民营企业等专场招聘活动430场,推动各高校书记校长走访企业8699家,发布就业岗位97.61万个。目前,我区2023届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与去年同比增加近4个百分点,就业局势基本稳定。
针对教育资源薄弱地区,持续开展“银龄讲学计划”“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等,变输血为造血,深化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有效提升教学和教科研能力;对接协调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争取基金会资金,在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和清水河县实施“智惠园丁”乡村未来教师培养计划项目,为两个旗县培训了一批学科骨干教师和信息技术科技课教师;协调北京教委接收我区265名教师和50名教研员赴京跟岗1个月,为我区7个盟市31个脱贫县教师提供北京数字教育中心6万个全学科资源账号,为我区脱贫旗县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大量优质线上教育资源。
针对教育便民服务问题,实施幼儿园“一键入园”和义务教育“一键入学”,印发《自治区入园入学办理一件事指导意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目前,全区各盟市均已投入使用。
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内蒙古教育系统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的新要求,履职尽责,聚焦聚力办好两件大事,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本版文图均由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