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刻度天禄架熨斗。
年代:东汉。
质地:青铜。
规格:高51.7厘米,长44厘米,重8930克。
特点:刻度天禄架熨斗由支架和熨斗两部分组成。支架细长,圆顶覆钵式底座,纹饰若隐若现。上柄细长,开有一孔,供熨斗插置。顶端雕塑造型逼真、憨态可掬的卧式天禄瑞兽,独角凌风,双翼凌云。熨斗通体翠绿色,斗体呈直柄勺状,缓平底,斗柄上绘有表示刻度的圆圈纹。
渊源:刻度天禄架熨斗1972年出土于河北省邯郸市张庄桥东汉墓。熨斗,亦称“火斗”“钴鉧”(gǔ mǔ),用于熨烫衣物,最远可追溯到3000年前的商代,原本是用来烧烫犯人皮肤的刑具,秦汉时期始用于熨烫衣服并逐渐流行。汉魏时期的熨斗,多用青铜铸成。使用时,先在熨斗的空腔内加入火红的炭火,待熨斗升温至发烫,手持斗柄,用斗底将衣物的褶皱熨烫平整。《南史·何敬容传》记:“衣裳不整,伏床熨之”;唐代张萱名画《捣练图》中就有侍女持熨斗熨烫衣物的场景。
天禄是我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兽。汉代石刻等器物中的天禄兽,若狮虎,似麒麟,独角,双翼,和双角的辟邪一起作为镇墓兽,既有护佑墓的用意,也有作为墓主升仙座骑的寓意。《后汉书·卷八·孝灵帝纪》:“复修玉堂殿,铸铜人四,黄钟四,及天禄、虾蟆”,描述就是天禄瑞兽。古代民间器物也常饰有这种传说中的灵兽图案,寓意祓除不祥,永绥百禄,寄托了百姓迎祥纳福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点评:器物造型匠心独具,支架、瑞兽、斗体、斗柄比例精巧匀称,纹饰清新流畅。支架顶端雕刻的瑞兽天禄,运用了圆雕、浮雕、线刻等多种雕刻技艺,刻工简洁明快,栩栩如生,尽显古代工匠出神入化的艺术神韵。熨斗的直柄上蚀刻12寸刻度,一排3个圆圈代表1寸,9个圆圈围成一个菱形,表示5寸,11个圆圈呈菱花形就是10寸。虽然传世及出土的汉代熨斗不少,但像这种带有明显刻度的却非常罕见,为汉代器物量制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藏所:邯郸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