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错银铜牛灯。
年代:东汉。
质地:青铜。
规格:通高46.2厘米,身长36.4厘米。
特点:器形呈牛驮灯盏造型,由灯座、灯盏、烟道三部分组成。灯座的牛俯首站立,体形肥硕,螺旋翘尾。灯盏安装于牛背正中的圆形座基上,有2片可转动的菱格镂空灯罩,可透光。灯罩镶入圆形灯盘边缘的凹槽中,灯盘有短把,点燃蜡烛后可以转动灯罩以调节光照的角度。灯盖顶端有一弧连接牛首,这是为了灯座内的烟烬能够排到牛腹内而设置。
渊源:错银铜牛灯1980年出土于扬州市邗江区甘泉2号东汉墓,墓主人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第9个儿子刘荆,他于建武十七年被封为山阳王,汉明帝永平元年又被封为广陵王。与错银铜牛灯同时出土的还有“广陵王玺”龟钮金印、虎钮玛瑙印,以及镌刻“山阳邸”“建武二十八年造”等铭文的雁足灯等。
错银铜牛灯采用的是错金银工艺,先用金、银或其他金属丝、片嵌入青铜器表面构成花纹图案,再用错石(即磨石)将嵌入的金属线错平磨光,使器物整体看上去表面平滑亮丽。这种工艺战国时期相当流行,东汉时渐衰。
点评:错银铜牛灯设计精美,在制作时巧用铜银两种不同材质的色泽,形成颜色的完美搭配。整体纹饰运用流云纹、三角纹、螺旋纹图案为底,再饰以龙、凤、虎、鹿以及各种神禽异兽图案,是汉代众多铜器中的精品。
汉代灯具不仅纹饰精致华丽,造型典雅,而且设计合理,令人叹服。错银铜牛灯在世界灯具史上处于领先地位,它精致华丽的造型,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汉代,书桌通常高三四十厘米,这件错银铜牛灯放在书桌上,火焰距离地面70厘米左右,高度正好适合跪坐在桌前的人阅读。此外,灯的托盘可以360度旋转,两片半圆形灯罩可以自由开合,既能挡风,又能调节灯的亮度,更没有恼人的烟雾,尽显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与高超技艺。
藏所:南京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