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薯”韵风华奏响百年韶音

  □本报记者  韩雪茹

  秋日,乌兰察布。

  历经日晒、风吹和雨打,此时马铃薯已进入收获期。广阔的田野上,马铃薯收获机来回穿梭,个儿大光滑、色泽鲜亮的马铃薯争先恐后地“跳”出地面,田间荡漾着丰收的味道。

  历尽天华成此景。

  马铃薯虽然曾经是一种“洋作物”,但经过几百年的种植与培育,已经在中国“安家落户”。生生不息地传承与得天独厚的环境“相得益彰”,让马铃薯这个古老的作物焕发出澎湃的生命力。

  从最初的“海外来客”成长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从简单的农产品进化到一个产业,再到出现文化特征,马铃薯以其独特的发展经历,在中华大地书写着别样的精彩。

  海外来客  入乡随俗

  马铃薯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是南美洲,随着15世纪以来的地理大发现与新航路开辟,由美洲辗转传播到世界各地。

  从400多年前首次“走”出美洲大陆,到今天成功“落户”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一种不为世人所知的“冷门”作物,到在全球农业、经济和粮食安全方面扮演关键角色,马铃薯凭借极为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对自然环境超强的适应能力,成为全世界最成功的“移民”。

  400多年后的今天,马铃薯已经成为世界上种植范围分布最广的农作物之一,也是当今世界五大作物(其余四种为稻、麦、玉米、燕麦)之一。

  那么,马铃薯是如何在中国“安家”的呢?

  马铃薯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仍待考证。但明代晚期,《长安客话》卷二“皇都杂记”称: “土豆绝似吴中落花生及香芋,亦似芋,而此差松甘”。

  与番薯、玉米的辐射式传播方式不同,马铃薯早期的传播具有按气候分区覆盖的特点,由于马铃薯生长周期较短,能够适应较高海拔或较高纬度地区凉冷的农业生产环境,一经传入,就改变了农作物种植结构,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创造了良好经济价值,对中国农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历史影响。

  近代以来,随着移民及土地开垦的持续深入,马铃薯在内蒙古地区被广泛传播引种,并迅速融入当地社会生产与生活之中。

  入乡随俗,马铃薯也不例外。

  马铃薯引种各地后,很快就融入当地的风土,因时、因地而异,形成很多别名和俗称。在东北一带,它被称为土豆;在华北,人们叫它山药蛋;江浙一带,它叫洋番芋;广东地区,则称之为薯仔。

  马铃薯在内蒙古地区多被称为山药,如《绥远通志稿》载:“山药有二种,其形作条状者名长山药……其形作块状者名圆山药,即马铃薯也”。

  ■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不论马铃薯有多少称谓,有一点已经毋庸置疑:马铃薯这个“海外来客”,已经成功“入乡随俗”。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马铃薯生产大国,马铃薯也由“舶来品”成为“土特产”。

  “草根”作物  文化融合

  美味的前世是如画的美景。

  曲水映蓝天,放眼皆诗画。内蒙古得天独厚的造化之美,造就了绿色基因的浑然天成。

  内蒙古地处高原,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光照强、雨热同期,对马铃薯生长发育极为有利。同时,主产区空气干燥、风速大、传毒媒介少,病虫害发生率低,具有生产马铃薯特别是种薯的突出优势。

  马铃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含有能够帮助预防老年疾病的膳食抗氧化剂以及大量的优质纤维素,因而有“地下苹果”之称。

  有时,历史的重大转折,隐藏在不易察觉的小事物上。马铃薯虽然一度名不见经传,但其历史意义却并未因单独个体的渺小而减弱。

  “迁徙之旅”带来了文化融合。马铃薯不仅适应了内蒙古的自然环境,还适应了内蒙古的社会环境,与内蒙古的乡土风情、文化传统相融合,在一些地方逐渐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马铃薯文化”。甚至后来者居上,与莜麦、羊皮袄同被列为内蒙古出产的“三件宝”之一。

  无论多么惊心动魄的历史进程,落在食物上都会不露声色。

  马铃薯可以煎炒烹炸、煮溜炖焖,凉拌、捣泥、烧烤几乎“无所不能”。薯条、薯饼、薯粥甚至马铃薯酸奶饼、月饼、饼干、面包……从粗茶淡饭到“豪门盛宴”,马铃薯以千变万化的姿态,被烹调成美味佳肴,端上了人们的餐桌。

  马铃薯在满足无数味蕾的同时,也逐渐成为一种文化基因:平淡无奇的外表下,深藏着可堪重任的担当。

  2015年,国家农业主管部门正式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提倡把马铃薯加工成符合中国人饮食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作为我国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主粮的补充,逐渐成为第四大主粮作物。马铃薯产业日益壮大,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价值渐渐凸显出来。

  如今,马铃薯既可做菜肴、又可作主食,既可简单烹饪食用,又能作为原料生产淀粉、酒精和各种食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铃薯在内蒙古的故事,还有更多精彩的演绎。

  壮大薯“链”  传承创新

  不同的山水,赋予食物独一无二的个性。“薯都”乌兰察布的马铃薯便是如此。

  秋收之际,在察右前旗玫瑰营镇,农民正在将起获的马铃薯装上卡车,运向四面八方,一望无际的田野里到处可见马铃薯丰收的景象。

  在种植大户段志林看来,他种植的700多亩马铃薯不只是“土蛋蛋”,而是能增收致富的“金蛋蛋”。

  乌兰察布市地处北纬41度,平均海拔1400米,气候冷凉,日照充足,雨热同期,土壤洁净,自然气候特点非常适宜马铃薯生长,是公认的马铃薯产业黄金带。这里的马铃薯干物质含量高达25%以上,淀粉、VC、矿物质含量高于其他地区,醛类芳香物含量更高。

  高品质马铃薯的诞生,有“地利”的优势,也蕴含着“人和”的因素。现代化的流水线上,马铃薯呈现出与传统方式不一样的生命力。

  走进内蒙古希森种业商都组培中心的生产车间,人们被一系列“硬核科技”深深吸引:现代化生产线纵横交错、精密仪器整齐排列。一排排精致小巧的玻璃瓶中,马铃薯脱毒苗在营养液的滋养下,长出细长的根须和茎秆,吐露娇嫩的绿芽。

  这里是国内最大的现代化马铃薯组培中心,该组培中心每年可繁育脱毒苗1.5亿株,生产脱毒原原种4亿粒,可满足8万亩原种田用种,120万亩一级种薯田用种。

  从良种繁育、品种选用种植到有效布局马铃薯加工企业、拓展销售渠道,在打造“中国薯都”的历程中,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经过几十年的培育发展,乌兰察布市已成为国家重要的马铃薯种薯、商品薯和加工专用薯生产基地。

  马铃薯,近年来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金元宝”。目前,乌兰察布马铃薯播种面积达到144万亩,全市马铃薯种薯企业16家,加工企业34家。据测算,该市马铃薯全产业链年产值80亿元以上。

  淘洗历史,糅合时光。随着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及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品牌化、信息化水平的提升,马铃薯逐渐成为“致富薯”“振兴薯”,“薯文化”具有了新时代内涵,为内蒙古农畜产品的韧性和适应力增添了全新的实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文件
开放结硕果 携手启新程
我国科考人员首次系统性采集卓奥友峰岩石样品
全国秋粮收获已过四成
耐盐碱水稻连续5年亩产超千斤!
“双节”中国风 浓浓家国情
“薯”韵风华奏响百年韶音
赤峰市铆足干劲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呼市回民区点燃“夜经济”打造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