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2月,这段明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11月,板申沟段、小元峁段和老牛湾段明长城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重要点段;2023年清水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入选自治区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库。
入选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项目
清水河县位于呼和浩特市南端,东南以明长城为界,与山西省平鲁区、偏关县接壤。清水河县境内主要有明长城大边及二边。明长城大边进入和林格尔县后向西南蜿蜒于丘陵漫坡之上,从盘山顺势而下进入清水河县,与明长城二边遥遥相望。
清水河县境内的明长城占内蒙古境内明长城近17%,这段明长城保存完整、规模浩大,特别是以栜木塔村为中心,东西方向长10余里的栜木塔长城更显气势宏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在此交融。
长城沿线有关口、烽火台、敌楼、城障、将台、隧道、暗门、水门等,墩台林立,雄壮浑厚,其中小元峁段被专家评价为“可跟八达岭长城相媲美”。
从小元峁段长城的墩台之上,西望老牛湾,东望丫角山,座座墩台、城堡迎风而立,静若处子,述说着历史的过往云烟。
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国家分别开展了两次全国文物普查,对内蒙古境内的明长城,进行了初步的摸底清查,基本掌握了境内明长城的分布和走向。1984-1985年,化名为“华夏子”的3个年轻人(董耀会、吴德玉、张元华)从山海关出发,历时500多天,徒步考察了明长城,随后写成了《明长城考实》一书,对明长城的建制沿革、各省所辖明长城等情况予以较为全面系统的介绍,其中就包含有内蒙古境内的明长城。
20世纪80年代,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的长城爱好者高旺对清水河县境内的明长城做了调查,并著《内蒙古长城史话》。2007年4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活动启动,5支明长城调查队陆续开展了野外调查工作,清水河县境内明长城风貌逐渐开始展现在公众面前。2019年,内蒙古启动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计划并开始选址,清水河县北堡明长城、呼和浩特坡根底秦长城、包头固阳秦长城3处长城遗址入选。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清水河县明长城小元峁段项目已被列入国家“十四五”时期文化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储备库和自治区“十四五”重大项目,选址于清水河县北堡乡境内,目前各项工作正在展开。
黄河从这里流过
明长城清水河县段长150余公里,县域三道土边墙分别称为大边长城(外长城)、二边长城(次边长城)和内长城,与山西省交界的二边长城目前保存较好,被誉为“金色长城”。
清水河县明长城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资源的丰富和类型的多样,长城体系较为完整,不仅有大边、二边和内边,还有更多的关口暗门。在二边墙体上保存有完整的敌台、墙台、马面、烽火台等设施,数量多、分布密、完整率高,这在长城沿线是不多见的。位于清水河县西南58公里处的老牛湾,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在这里彰显,高耸、挺拔的蛮汉山在这里形成险峻的黄河峡谷,蜿蜒于陡峭山崖上的明长城在这里与黄河交汇。
明长城清水河县段有许多称为望楼的军事设施,保存较为完好的有3座,自东北向西南分别为七墩楼、箭牌楼和老牛湾的望河楼。这些历史遗存建筑在《清水河县志》《偏关县志》均有记载。
清水河县老牛湾明长城遗址西起老牛湾口,东至丫角山。有石筑长城、夯筑土墙长城,充分利用地形,以险为塞。七墩楼,也称徐氏楼,周围建有土筑城堡,用来驻军。箭牌楼为明长城上一座骑墙方形砖楼。
老牛湾望河楼亦称护水楼,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山西巡抚曾铣所建。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又在旧基上增高加厚,此楼既有河防又有烽燧之功能。据《明史》记载,老牛湾“夏守边而冬守河即为寇卫”。望河楼为方形,分两层,由长条石砌筑15层基础,大城砖砌墙,石灰勾缝,无梯道,上下只可乘绳梯。清水河县境内有5000余座烽火台,蔚为壮观。
据《山西通志》记载:“老牛湾,在偏关县北六十里。边墙起河曲之石梯隘,沿河而北,至关河口而入县境,至老牛湾面儿东折,为大边所始。其堡在边南,隶偏关营。出边为清水河厅界有老牛沟,北达厅治,西临河套。”这段文字说明了老牛湾堡和明长城的依附关系。
位于山西省偏关县的老牛湾堡,毗邻黄河,与清水河老牛湾唇齿相依,同被称为“黄河与长城握手的地方”。城堡三面环水,所处高台地形似“牛头”伸入黄河,只有南面与青石梁逶迤相接。而且老牛湾堡北部依托望河楼、烽火台等军事设施,与长城边墙的防御功能相呼应。老牛湾堡及长城的地理优势,使人造军事防线与自然天险浑然一体,是明长城沿线最为独特的堡、墙、台、水结合的案例。
长城内外皆故乡
清水河县北堡乡头道沟河、北堡乡北堡河和山西省偏关县水泉镇水泉河在此交汇形成一个开阔地带,当地人称此处为红门口,明代在此设马市,实行互市贸易,是明代重要的边境贸易市场之一,后称作红门互市或红门利市。
红门口是明代万里长城一处重要隘口,是古今连通山西与内蒙古的交通要道。据《四镇三关志》记载:红门隘口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建。……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总兵李谦筑敌台一座,……外有壕,隶水泉。”《偏关志》也曾记载:水泉营距“二边红门口仅二里,……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马市成,设市堡于红门口外”。
红门互市开放于隆庆五年,是“隆庆和议”之后明朝在长城沿线所开11处互市之一。红门口及长城沿边其他互市开放以来,明万历《宣府镇志》对此评价:长城沿线“六十年来,塞上物阜民安,商贾辐辏无异于中原”。
而《宁武府志》中形容红门互市是“每到交易时,这里人嘶马喧,人来车往,帐篷遍布,胡汉杂处,热闹非凡。”边市和谐兴旺的景象跃然纸上。
红门互市自开市以来,吸引了长城内外的客商和老百姓, 相传在红门互市开市交易的日子里,水泉营的旅店家家爆满,有时各式帐篷会连绵几百米,成为红门互市的一道特有风景线。开市以来,长城内外群众将建筑文化、茶文化、服装文化、饮食文化、戏曲文化以及手工业制作等文化交流与发展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层面,作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红门互市的贸易交流盛会,演变成了传统文化交流的盛会,同时也促进了长城内外及周边地区在经济上的发展繁荣。至此,北方数千里边境线出现了持续六十余年和平安定、经济发展的新局面,也谱写出民族团结的新篇章。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武峰 郭成)
(本版图片均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