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内蒙古境内的 长城遗址

  □高培萱

  内蒙古位于中国正北方,不仅有辽阔壮美的大草原,也有山脉、湖泊、盆地和沙漠戈壁。横贯东西的长城,见证着中原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的碰撞、交融,形成了著名的“长城地带”。

  历史上,我国有秦、赵、燕等20多多个民族修筑过长城,长城成为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见证。

  长城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许多已经坍塌,现在保存较好的万里长城有:秦长城、汉长城,金长城和明长城。保存最完好的是北京等地的明长城,是明洪武到明隆庆年间修建的。

  内蒙古是我国古代长城遗址保存最多、里程最长的地区,共有13个王朝修筑过长城,总长度15140里,约占全国长城总长度的三分之一,在拥有长城的15个省区市中位居第一。

  呼和浩特地区最早的长城是赵长城。据《史记》记载,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厥为塞”。这道长城是赵国修建的,东起河北宣化,进入内蒙古后,沿阴山山脉西行,到河套的狼山止。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六国的长城连在了一起,就是著名的秦长城,长约14000里。呼和浩特地区的赵长城就成了秦长城的一部分,长约260里。

  汉代的长城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长城,它东起辽东,西至新疆,长20000余里。汉朝还在内蒙古西部的阴山以北,修筑了两道平行的长城,并在漫长的长城沿线修建了大量的烽台、城障。呼和浩特地区的汉长城是在秦长城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是赵长城继秦代沿用后的再度沿用,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和使用年限最长的长城之一。

  金代的长城是金王朝为了防御北方的少数民族契丹等部落而修建的,有南北两道,又称金内长城和金外长城。金代的两道长城分别穿过内蒙古和蒙古国,其中金内长城起自嫩江,跨越内蒙古东部地区经过呼和浩特,延伸至包头东南的黄河北岸;金外长城起于大兴安岭北麓,由根河南岸西行,穿越呼伦贝尔草原到蒙古国的德尔盖尔汗山。金代的长城在呼和浩特地区长约200里,跨越两个旗县的丘陵、山地,沿大青山进入包头境内。金代的长城,是呼和浩特地区历代的长城中,地势最险和海拔最高的长城。

  明代万里长城举世闻名,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全长约14600里,跨越了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等7个省区。

  明朝修建了两种长城,分别是主边长城和次边长城。所谓“次边”是相对“主边”而言,主边长城就是主长城,也称大边长城,是明长城的主体;在重要关隘和险要地修建相对简易的土长城,即次边长城。呼和浩特境内的明长城长约300多里,大部分是次边长城,这些长城有的地段是夯土筑成的,有的地段是砖石结构的,还有的地段是石条筑成的,并配有烽火台、城障、将台、敌楼、隧道等一系列设施。

  呼和浩特地区保存最好、最壮观的长城就是明长城,是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保护好世界文化遗产长城,是内蒙古各族人民的光荣使命,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大的意义。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特别报道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特刊
   第06版:论道
   第07版:区域新闻
   第08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牛骨雕刻:以刀为笔 琢骨生花
内蒙古境内的 长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