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静音车厢”成引导文明乘车“火车头”

  ◎戴先任

  让人们期盼已久的高铁“静音车厢”终于来了。中国铁路官微发布消息称:日前,京沪、京广、成渝高铁等部分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上设置了静音车厢。消息很快冲上热搜。

  不少旅客都曾遭遇过车厢内的各种噪音困扰,常见的有手机外放、“熊孩子”大声喊叫、旅客之间大声闲聊……时常还会因此引发矛盾冲突,成了影响他人、影响文明乘车的一大堵点。车厢里的噪音不限于高铁上,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上都有此类噪音问题。

  2020年,京沪高铁、成渝高铁就推出了“静音车厢”服务新举措。此次铁路部门由点及面,将静音车厢进行了更广泛的推广,相应规则也得到进一步细化与明确。

  “静音车厢”的静音约定是:请在静音车厢内保持安静;请使用各类电子设备时佩戴耳机或关闭音源外放功能;请将手机调至静音或震动状态;请在接打电话或相互交谈时离开静音车厢;请携儿童出行的旅客照看好您的孩子,避免喧哗。

  实际上,“静音约定”不过是起码的“车厢文明约定”。不管是在任何车厢、任何公共场所,每个人都要遵守乘车规则、公共场所规则,遵守社会公德。不仅是“静音车厢”,在“非静音车厢”,也应该尽量遵循“静音约定”。这样的“静音约定”,应是对所有乘客的倡导。

  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设置了“静音车厢”,是否会让一些旅客产生其他车厢是“噪音车厢”的错觉,从而在其他车厢不管不顾,干扰他人;如果被人质问、被投诉了,还怼以“怎么不去静音车厢”?所以,这就更需要管理者能够做好工作,要让旅客清楚设置“静音车厢”并非意味着其他车厢就是“噪音车厢”,就可以随便大声喧哗。

  另外,“静音车厢”的“静音约定”,并不具有强制性,乘客能否遵守约定更多需要自我约束。这也给铁路部门的管理与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保障“静音车厢”的“静”,引导乘客遵守规则,需要高铁方能够优化与创新服务,让“静音车厢”名副其实。

  高铁推行“静音车厢”服务,是提升旅客乘车体验,提供人性化、差异化服务的一种方式。这就像越来越多城市地铁推出“同车不同温”模式一样。提供“静音车厢”服务,也有利于提升广大乘客文明乘车意识。要做好“静音车厢”服务,做好“静”字文章,让“静音车厢”成为引导文明乘车的“火车头”。

  “静音车厢”服务透露出的以人为本的精细化服务理念,值得所有公共服务提供者借鉴与推广。提供公共服务,就要重视精细化与人性化服务,要提升精细化水平,精准施治,清除服务堵点与痛点,这样才能更好满足公众需求,优化公共服务。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评论
   第06版:出彩
   第07版:旗县融媒
   第08版:联动采访现场短新闻大赛
平直则必准绳 方圆则必规矩
以高品质生态赋能高质量发展
汽车产销稳步增长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让“静音车厢”成引导文明乘车“火车头”
对虚拟主播监管不能缺位
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群众“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