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明长城

贺兰山麓雄关立 宁蒙边境古月明

阿拉善左旗赤木口段明长城4段。
▲阿拉善左旗北岔口段明长城。
▲乌海市海南区二道坎烽火台(东-西)。
▲阿拉善左旗北岔口段明长城城墙上马道、女墙清晰可见。
▲阿拉善左旗赤木口段明长城。
阿拉善左旗北岔口段明长城二边。
  内蒙古西南部明长城分布于鄂尔多斯市、乌海市、阿拉善盟。阿拉善毗邻宁夏,是草原丝路的重要通道,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在这里碰撞、交融、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2020年11月,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阿拉善盟境内明长城三关口段、北岔口段等在列。

  大漠深处的边墙

  2006年10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长城保护条例》。同年,国家文物局印发《“长城保护工程(2005—2014年)”总体工作方案》, 2007—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率先开展了明长城的调查工作。

  鄂尔多斯市、乌海市、阿拉善盟长城资源调查队在对内蒙古西南部明长城调查中发现,内蒙古西南部明长城分布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西南部,鄂托克旗西部,乌海市海南区北流黄河东岸,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的贺兰山东麓,部分为内蒙古自治区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分界线。

  明朝时期,为了强化防御,将北方防御区划分为九个军镇,“九镇”也称“九边”。明长城辖于九边之中。其中,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东南的明长城归延绥镇管辖;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乌海市,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的明长城归宁夏镇管辖。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境内明长城,东起自龙口镇大占村黄河西岸,与山西省河曲县境内的明长城隔河相望,向西进入陕西省府谷县。 

  据《九边图论·宁夏》记载:宁夏镇城所据,贺兰山环其西北,黄河在东南,险固可守。黄河绕其东,贺兰耸其西,西北以山为固,东南以河为险。

  经鄂尔多斯市长城资源调查队调查,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南部的明长城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西南缘,此处的明长城共有两道,一南一北,基本呈平行走向。北面的长城主要筑成于明成化年间,史书称作“成化边墙”,民间俗称“二道边”;南面的长城主要筑成于明嘉靖年间,现在是内蒙古自治区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分界线,史书称作“嘉靖边墙”,民间俗称“头道边”。

  从广义上讲,这个区域属于宁夏河东地区,地势平漫,无险可守,历任守官在这里反复修边,或起墙或挖壕或壕墙并用,极力构筑人为屏障。但是,人为工事的脆弱性和单薄性决定了它在边防上不能独立担当,需与固原配合,互为表里。所以在边防工事建设上,河东的边墙与固原的内边墙遥相呼应,共同构成纵深防御。

  分布于乌海市海南区黄河东岸的明长城在历史上被称为“陶乐长堤”。这段长城分布于黄河东岸,几乎呈南北走向,其防御目的并非横向阻挡南下之敌,而是防止敌人自东渡过黄河进入宁夏平原。黄河自成天险,有足够的防御空间,所以,此段长城修筑比较简单,仅是一道长长的墙体。

  在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长城分布于贺兰山西麓,贺兰山山势险峻,此处的长城完全体现了“因地形,用险制塞”的特点,多为利用高峻的山势因势利导形成屏障,多见山险墙和山险。

  地上长城地下兵城

  据明代魏焕《九边考》卷八《宁夏镇》记载,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陕西三边总制王琼为“防护盐池,以通盐利”,在宁夏花马池与延绥定边相接的地方挑挖壕堑六十里。挑挖的壕堑“真如天险,可资保障”,人们形象地将这道壕堑称为“深沟高垒”,在当时军事防御上起到很大的作用。

  明长城保存最为完好和气势雄伟的一段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境内的长城,该段长城西起横城堡黄河岸边,穿沙海,跨丘陵、过草原,昂首东去绵延伏于辽阔的鄂尔多斯台地之上。

  地处黄河东岸的灵武市水洞沟,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毗邻,是明代灵州千户所城的所在地。“地上长城,地下兵城”,水洞沟藏兵洞,紧靠毛乌素沙漠边缘,是国内迄今为止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军事防御体系。

  藏兵洞高出沟底10多米,蜿蜒曲折于悬壁之中,上下相通,左右相连,洞中分叉颇多,左盘右旋,犹如一个迷宫。洞内辟有居室、粮食储藏室、水井、灶房、兵器库、火药库、炮台、陷阱、暗器孔道等设施。藏兵洞的存在,既能集结军力,又能储存物资;军情紧急则可快速支援前线,和平时期则可成为生活区域,构成防御体系上的动态立体效果。可谓既是地下兵城又是贸易场所。在藏兵洞还发现了明代的“马市”遗址,这是明代宁蒙地区蒙汉以物换物边贸互市的历史佐证,对边境的和平和安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考古人员在藏兵洞发掘清理出土的物品有马镫、秤、油灯、斗、升、格、皮囊、弩等,表明长城两边百姓曾有密切交往。

  当时生活在宁蒙交界地带的各族民众在此开设铁匠铺、绸缎铺、绒线铺、杂货铺等各种商铺,交易最活跃时,形成了长达四五里的交易市场。每当开市之时,前来赶市的各族民众人数众多,马市异常热闹。各游牧部落以金银、牲口、马匹、兽皮、奶制品以及毡帽等物品来换取汉族的布匹、丝绸、食用盐、铁锅、农具以及其他物品。

  从发掘出土的杆秤、斗、升等计量工具发现,这些器物均有长期使用的痕迹,印证了当时这一区域边贸繁荣的景象。

  草原丝路的重要通道

  阿拉善盟长城资源调查队在阿拉善左旗巴润别立镇上海嘎查东7.61千米处,曾发现一处石刻,其文字刻于贺兰山腹地三关口的石壁上,故命名为“三关石刻”。三关石刻明确标示出了“三关口”的具体位置,并记录了隶属关系等内容。石刻的发现,对此区域内的明长城研究极具价值。

  由贺兰口村向西北进贺兰沟仅数十米,在沟谷两侧的山崖上,各嵌有摩崖刻记一方。北侧的刻面高约一米,宽零点八九米,竖刻题记为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钦差大臣巡视贺兰山边防时所刻;南侧的刻面高零点六五米,宽零点五米,上距地表一点一四米,为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五月重修贺兰口时所刻。

  明代宁夏镇西南长城防线自南向北设有四大关隘,胜金关、赤木关、打硙口和镇远关,军事位置极为险要,有“边防四险”之称,“三关口”便是其中一处。“三关口”又名“赤木口”“赤木隘口”“赤木关”,是明代贺兰山长城的一个军事关隘,因贺兰山一带盛产一种名为赤木的中药材而得名,如今称之为“三关口”。关隘位于贺兰山中部,银巴公路由三关谷地贯通,是内蒙古阿拉善高原进入宁夏平原的咽喉要道,其军事战略地位至关重要。

  据《清一统志·宁夏府二》记载:赤木口“在宁朔县西南贺兰山,山径五十余处,而赤木口尤为冲要,可容千马,明嘉靖中,巡抚杨守礼扼险筑关墙守之”。宁朔县指的就是今宁夏银川市城区。

  在群山峻岭中,一条弯弯曲曲、忽隐忽现的土长城向远方逶迤而去,这便是内蒙古自治区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交界处的三关口明长城。

  据史书记载,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修筑了南起大坝堡,北连三关口,长达80公里的长城,后被风沙填平。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宁夏巡抚杨守礼重新修葺了旧边墙,增筑了三关口以北长城。

  当年修筑长城时,这里多沙砾少土壤,于是士兵们遍刨诸崖谷,得壤土数处。又因无水,做水车百辆,到关口20多公里处的平吉堡取水,与壤土、砾石拌在一起,夯筑成墙,坚固异常。头道关向西6公里即二道关,关口南侧有一座20多米高的山头,山头上设有墩台。三道关东距二道关4公里,此关两山相夹,山谷狭窄,一水中分,山陡壁峭,仰望山峰巍峨,下视谷底险峻,地形十分险要,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当时三关口一带绵延纵横的长城与墩台、烽火台左右连属,实有西控大漠咽喉要道之险。

  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最西部,北承蒙古高原、南邻河西走廊、西望天山、东依贺兰。在古代丝绸之路上,阿拉善地区是一个重要的中转站和商贸重镇,而三关口自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会之地和草原丝路的重要通道,以长城隘口这样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在古代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武峰)

  (本版图片均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全媒体主题宣传活动
   第05版:要闻
   第06版:北疆文旅
   第07版:阿拉善
   第08版:出彩
   第09版:生态环保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文艺评论
   第12版:收藏
贺兰山麓雄关立 宁蒙边境古月明
参考资料
北疆文旅 四季有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