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人的过冬“神器”

  霜降,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表示天气渐冷、初霜出现,意味着冬天的开始。在没有暖气、没有空调、没有暖宝宝等御寒工具的古代,古人是怎样抵御寒冬的呢?

  古人的御寒方式花样繁多,我国是最早用煤的国家,用煤生火取暖是古代最普遍的方式。自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器具烧炭取暖,包括后来的土炕、火墙、竹火笼等,皆是在天寒地冻中让人们顺利过冬的“神器”。半坡遗址有古人用火塘取暖的遗迹。先秦时期,随着青铜冶炼工艺的发展,有了使用青铜器具装炭火取暖的记录,叫做“燎炉”。燎炉再缩小一些,就成为另一件取暖“神器”——手炉,手炉的最早使用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熏炉是用陶土或钢铁制成的储火器具,专门用来供室内使用,熏炉又被称为“暖炉”“烘炉”。宋代还有一种特殊的保暖用具,叫做汤婆子,类似于我们曾经使用的热水袋。只是热水袋是橡胶材质,汤婆子则是由锡或者铜制成的瓶子。直到清代甚至近现代,汤婆子依然是寻常百姓家里抗寒取暖的“神器”。

  ——编者

  三足火盆  燎松熰岁

  □程磊磊

  在古代,烤火取暖是应付漫长冬季的有效御寒手段,火盆是最常见的御寒物件,从宫廷到民间都被大量使用。将火盆置于室内,众人围坐取暖,还能快速提升室温。

  火盆的使用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春秋时期人们便开始使用火盆取暖,当时称“燎炉”,造型比较笨重。随着时代的进步,火盆的造型变得多样起来,纹饰也丰富了,有些外表还鎏金错银,或施以珐琅彩,除实用功能外,作为艺术品欣赏也很舒展大气。这些品质、成色极佳,图案精美的火盆,不仅具有收藏价值,也为今人了解和研究古人日常生活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文中是清代中期的掐丝珐琅夔凤三足大火盆,现收藏于沈阳故宫博物院。火盆铜胎,圆形口,口沿为宽板沿外折,下部为鼓腹,底部有象首形三足。全器以掐丝珐琅制成,均为浅蓝色珐琅釉地,板沿及腹身皆饰蓝色夔凤纹及繁密的绿、蓝、粉、黄色缠枝花纹,个别纹饰有填白,增加了图案的美感。盆口沿边缘錾刻一圈回纹,因常年使用鎏金已失。腹下部有鎏金三象首形足,象耳下垂,双牙直伸,象鼻子触地向上卷曲。盆内另附盛炭之器,为脸盆形状,内沿设置2个活环,以方便取用。这件珐琅火盆为宫廷里冬季取暖用具,集实用与欣赏于一体。

  明、清时期的皇宫地处北京,冬季寒冷,宫中取暖及其管理尤为重要,设有专门的后勤机构负责。《明史・职官志》载,明代太监机构十二监、四司、八局,其中设有“惜薪司”,掌所用薪炭之事。清代宫廷的柴炭供应,由内务府营造司掌管,设有热火处、柴炭处及烧炕处,此外各殿还有若干名太监听差,专管宫内火盆。

  清宫火盆有平底、凹底、三足底等多种样式,分不带罩式与罩式,有熰[ǒu]岁、熏衣、熏殿等多种用途。熰岁,就是除夕晚上天黑以后,在院子中间放个铜盆,里面堆些松柏枝点燃,就为让它冒烟,熰烟即熰岁,叫“烧松盆熰岁”。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每年冬天到来之前要“梅洗见新”,即取酸梅的汁液,把宫里铜火盆上的氧化物洗掉,使其焕然一新,但又不伤及盆沿和盆体上的纹饰。火盆上面的吉祥纹饰,使得这种器物又有着民俗文化道具的用途。如清宫除夕庭院燎烧松盆,除有熰岁的作用外,因松片燃烧后散发清香,既有沁人心脾的味道,还营造出家宅兴旺、燎去灾晦迎来新气象的氛围。

  描金手炉   身心俱暖

  □马小江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别春炉》诗中说:“暖阁春初入,温炉兴稍阑。晚风犹冷在,夜火且留看。”诗中提到的“温炉”就是古人冬季取暖器具。

  文中是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代乾隆朱漆描金龙凤纹温手炉。温手炉为双圆相连形,上有提梁,内设铜盆,与铜丝编盖吻合。炉腹部两面对称开光,内为朱漆地,描金龙凤纹各一对。龙头及身体部位的金色深黄,背鳍及卷云纹金色较浅。凤头、身及翅尖金色较浅,其轮廓及眼睛用深金色勾出,并以黑漆点睛。手炉以龙凤为纹饰,又以红色漆为底衬,吉祥喜庆,具有浓重的宫廷色彩和皇家气息。

  描金又称泥金画漆,起源于战国时期,是传统工艺中的美术技艺,就是在漆地上加描金花纹,分一色描金、识文描金等多种技法。清代是描金漆器发展的辉煌时期,技法多样,工艺精绝。文中温手炉金色浓淡成晕,如画家运色,是清代描金漆器的代表作品。

  温手炉于宋代时进入寻常百姓家。明代,手炉样式繁多起来,除了在炉内放置取暖的木炭,还会放些香薰和药材。到了清代,手炉更注重纹饰和工艺,炉盖镂雕有五蝶捧寿、梅兰竹菊、喜鹊绕梅等,寓意美好,精致生动。手炉器身上,福禄寿喜、花鸟虫鱼、人物山水等花纹相得益彰,炉底和提柄处通常还题有作坊或人名款识。做工精致的手炉,让人身心俱暖。

  滑石暖炉  风靡汉代

  □李喜庆

  在古代,严寒是古人要面对的生存挑战之一,人们为了抵御寒冷,想尽一切办法,暖炉便是其中之一。

  现珍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的汉代滑石暖炉,1956年出土于湖南长沙沙湖桥40号墓。暖炉呈豆灰色,长方盒形,无盖,直口平沿,四面外壁向下收束,底部有4个方形短足,窄边两端各有一个方形短柱凸起,可作为把手。暖炉内由两道垂直交叉的隔板分隔空间,形成一个稍大的长方形和两个稍小的长方形。隔板厚度小于外壁,高度低于外壁上沿。炉内烧木炭,既可用来取暖,也可用来烹煮食物。

  滑石是迄今已知莫氏硬度最低的矿物质,在我国已有数千年使用历史,主要用于工艺制作。据考古发掘资料证明,我国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为了让陶器滑润不粗糙,且质坚耐用,人们就在制陶过程中掺入滑石粉。由于滑石硬度较低,容易加工雕琢,因此古人就把它作为雕刻材料,开创出独特的滑石雕刻艺术。别看滑石其貌不扬,一身灰蒙蒙的颜色,可在秦汉时期却风靡一时。东汉许慎在《说文》中就有记载:“珌,佩刀下饰,天子以玉。”意思是说,贵族用玉来制作的饰品,在民间则用滑石代替。

  我国南方滑石矿藏资源丰富,湖南是汉代滑石器出土最多的省份。湖南省博物馆珍藏着一大批战国至南朝的滑石器,其中尤以汉代滑石器数量最多、品类最全。这些滑石器构思奇巧、雕镂细致,极具观赏价值和审美趣味。从中可以看出汉代是滑石雕刻的黄金时代。考古发现,滑石器在东汉以后数量逐渐下降,到唐代后便不再流行。

  青铜炉盘  春秋工艺

  □雷焕

  徐令尹青铜炉盘和炭铲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1979年出土于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李家村,为春秋晚期器皿。青铜炉盘重16公斤,器表满饰工整的蟠虺(huǐ)纹,状似云雷纹组合。炉盘分盘体和底座两部分,盘为直口,平底腹壁有两对称的环状链,附耳。底座为直径45厘米的圆环,上置10个兽首衔环状的支柱,盘内底部18字铭文清晰可见——“疾(另有释作‘雁’)君之孙徐令尹者旨型,择其吉金,自作炉盘。”令尹是官职名,相当于“相”,这件炉盘是疾君孙子、徐国的令尹者旨型的自用火盆。此盘与方孔箕形青铜炭铲配套出土。炉盘为火盆,可以用来烤火,炭铲用来筛炭,去除细碎的炭渣。

  青铜炉盘中心有一锥状突起,称为“止烟柱”,用于支撑炉具。炉盘的止烟柱和附耳都采用了铸造成型的方式,保证了器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炉为覆碗形,口径大,底部收敛,腹部有一对附耳,用于穿系革带便于移动。炉内可放置炭火,盘上可放置食物或酒水等。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工匠能造出这么精巧的御寒兼蒸煮神器,着实令人惊叹。

  徐令尹者旨型青铜炉盘的历史价值非常高,它不仅是中国青铜器中的珍品,还是研究春秋时期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通过研究炉盘的形态、纹饰和制作工艺等,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当时社会的经济、文化和科技水平。

  铜汤婆子  达旦不冷

  □郑学富

  山东省枣庄市鲁南民俗博物馆收藏着一件清朝时期的紫铜汤婆子,形状似南瓜,外表刻有纹饰,有提手,保存完好。

  汤婆子又称锡夫人、汤媪、脚婆等,材质多为铜、锡或陶瓷,呈圆形或椭圆形,上方开有一个小口,热水从此灌进去后,旋好螺帽,帽内有厣[yǎn]子,以便帽能拧紧。汤婆子外面套上布袋,冬天睡觉前放在被子里,一晚上被窝里便暖融融的。

  “汤婆子”名称温馨浪漫、感情浓厚。汤,古代汉语中指滚开的热水;婆子,则指老婆,民间又称老婆为“暖脚的”。此物出现应不晚于北宋。当时苏东坡送给好友杨君素一个汤婆子,并附书信一封,写道:“送暖脚铜缶一枚,每夜热汤注满,塞其口,仍以布单衾裹之,可以达旦不冷。”信中介绍了汤婆子的使用方法,表达了对此物的喜爱之情。黄庭坚在《戏咏暖足瓶》诗中诙谐地说:“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天明。”“脚婆原不食,缠裹一衲足。”从中可知汤婆子价格不菲,它不仅能温暖寒冷的冬夜,早晨起来还能用里面的温水洗脸,一举两得。南宋诗人顾逢的诗《汤婆子》描写得更加详细、具体:“皤然一器微,有用在冬时。永夜寒如许,孤衾暖不知。少年皆见弃,老者最相宜。却恨无情处,春来便别离。”

  汤婆子因实用性强,备受人们青睐,历久不衰。明朝官至礼部尚书的吴宽写有《汤媪传》,将其拟人化,有丰富的故事情节,赞美了“她”的品德和功能。其中写道:“媪为人有器量,能容物,其中无钩钜,而缄默不泄,非世俗长舌妇人比。性更恬淡,贵富家未尝有足迹,独喜孤寒士,有召即往,藜床纸帐,相与抵足寝,和气蔼然可掬。”

  民国时期,汤婆子仍很盛行。徐珂创作的掌故遗闻汇编《清稗类钞》记述:“铜锡之扁瓶盛沸水,置衾中以暖脚,宋已有之。”曹禺的戏剧《北京人》第一幕中曾思懿说:“你听,大半夜了,愫妹妹还下厨房拿水,给爹灌汤婆子呢。”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橡胶制品的普及,橡胶热水袋问世,取代了汤婆子。近年来,传统文化得以进一步弘扬,怀古附雅之风兴起,汤婆子作为实用工艺品又进入人们的视野,得到文化人的追崇。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全媒体主题宣传活动
   第05版:要闻
   第06版:北疆文旅
   第07版:阿拉善
   第08版:出彩
   第09版:生态环保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文艺评论
   第12版:收藏
古人的过冬“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