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城”生活到来了,两地百姓有福了!

市民登上发往白云的公交车。
  □本报记者  蔡冬梅  路兴

  一辆辆崭新的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往返于包头市白云矿区和达茂旗两地,绿色的车身显得格外轻盈,宽敞明亮的车厢里,一路欢声笑语。

  自10月18日起,白云矿区至百灵庙镇城乡公交线路正式开通。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公交公司李云忠师傅又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早上7点,他驾驶着公交车准时出现在起始站牌。作为一名曾经的长途客运汽车司机,两地公交通车让他感到格外欣慰。

  白云到达茂旗距离是50多公里,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但就是这段不长的没有公交的路途,却成了多年来困扰两地群众出行的老大难问题。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白云区和达茂旗的“遥远”显得跟不上时代。

  如今,驾驶着新能源纯电公交车的李云忠感慨万千:“从有人售票到无人售票,从汽油车到柴油车,这公交车的变化说明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生活更有奔头了。现在,白云到达茂的公交车全部都是新能源纯电车,这不仅仅提升了安全性,而且乘客的舒适度也大大提高,同时响应了国家对节能环保、绿色出行的倡议。”

  10月27日早上9点,晨练完的池大爷和他的两个同伴登上了达茂旗发往白云的第二趟公交车。他说上一次去白云还是50多年前,随着城市道路的不断发展,交通工具越来越便利,这次通了公交车一定要再去看看年轻时工作的地方。

  一路上,池大爷和他的同伴们高兴地讨论着沿途的所见所闻。从达茂旗出发,公交车要途经和合广场、达茂巴润工业园区新型工业园、草原英雄小姐妹展览馆等17个停靠站。每到一处,池大爷感觉自己的眼睛都不够用了,处处都有新体验。

  新能源公交车行驶在宽敞平坦的公路上,池大爷很激动:“50多年前哪有这么好的路啊,平悠悠的,当年我在白云上班走的都是土路,能骑上自行车那都是好人家,看看现在咱们坐上公交车就可以去白云了,赶上好时代了!”路过达茂巴润工业园区新型工业园时,看着园区内一个个工地桩机竖起、一幢幢建筑拔地而起、一家家企业机器轰轰响起、园区路上行人川流不息,池大爷和他的同伴们高兴地讨论着:“看看咱们达茂旗这工业项目有多少!真不错。”

  当日下午两点,家住白云区的陈女士也踏上了发往达茂旗百灵庙镇的公交车。陈女士说:“一直以来上下班出行都是困扰我的问题,公交线路的开通,给白云、达茂两地的人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尤其是我们这些在达茂上班的人又多了一种出行的选择,而且5元票价也不贵,这才是真正的改善民生的好事情呢!”

  (达茂旗融媒体中心记者  肖旭婕参与采访)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全媒体主题宣传活动
“双城”生活到来了,两地百姓有福了!
黑头羊成了库伦图镇农民的致富羊
大美乌梁素海等你来“打卡”
拆零并整“一村一块田”
荒山变青山!再给牛羊添道“营养餐”
扎鲁特旗5万多头牲畜浩荡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