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营造引才一流“软环境” 提升创新发展“硬实力”

鄂尔多斯人才科创中心“管家式”服务区,依托大厅综合服务台、自助终端机和线上小程序,对各类服务事项进行“一站式”办理和“管家式”服务。
观察实验样品。
天骄圣果科创团队人员采集数据样本。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力量。

  如今,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从科技创新实验室到产业发展实践场,人才正成为助力鄂尔多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这是鄂尔多斯市大力实施“人才鄂尔多斯”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引才留才上坚持软实力与硬实力兼修的成果。

  □本报记者  及庆玲

  搭建平台  完善人才引进机制

  “鄂尔多斯在人才方面的政策条件优渥。”今年入驻鄂尔多斯人才科创中心的天骄圣果科创团队、天骄数字产业创新团队负责人窦晓宇说:“作为数字化及元宇宙方向的引进团队,人才科创中心切实解决了团队人员的后顾之忧,团队的吃住行等问题基本上由人才科创中心负责解决。此外,从企业注册到项目落地以及后续补贴等各方面事务,人才科创中心都会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大大缩短了初创企业的成立周期。”

  走进西北地区最大的人才科创中心——鄂尔多斯人才科创中心,40层、7.6万平方米的空间里,设有“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人才团队工作站、科技大市场、人力资源孵化基地等21个功能区及配套设施。

  “目前已完成亮丽天骄元宇宙体验馆、天骄元宇宙培训体验厅,正在研发数字化研学文旅平台,重点研发领域是沙棘产业数字化一体化平台。”内蒙古沙棘创新应用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晓玲介绍,团队研究方向是融合AIOT(AI与物联网)与数字化(大数据与数字孪生),面向数字农业、数字交通、数字文旅构建数字化应用解决方案。

  这是鄂尔多斯市打造优质“软环境”,铸就发展“硬实力”的一个缩影。

  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留住人才,凝聚发展合力,让人才成为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和新动能。

  政策体系上,鄂尔多斯市构建“1+N+X”的全新人才政策体系,出台“人才新政30条”,配套制定50余项实施办法和落实细则,在金融、教育、国资等领域按需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将人才和科技创新有机融合,印发实施《建设全国一流创新生态实施方案》《人才和科技创新驱动三年行动方案》,出台“支持产业集群发展12条”。

  在激发企业主体动能方面,鄂尔多斯市创造性开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无研发投入、无研发机构、无发明专利“三清零”行动,推动190家企业实现“三清零”。同时,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

  为了激发成果转化活力,鄂尔多斯市坚持以项目为引导,通过加大对科研产出的专利、标准等进行奖补,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人才新政实施以来,鄂尔多斯市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全国首台(套)智能矿山机器人、全国首创抗脑胶质瘤新药、全球首创氢舟电解水制氢系统、国内首条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生产线等一大批行业尖端科研成果集中推出。

  人才创新,鄂尔多斯市拥有广阔天地——鄂尔多斯人才科创中心、零碳产业园、人才科创园、高新区人才科教园、8个旗区人才科创基地,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鄂尔多斯实验室、煤基新材料重点实验室、新型电力系统重点实验室、神东集团工业互联创新实验室……截至目前,累计建成国家级人才科创载体平台32家、自治区级以上人才科创载体平台400余家。

  9月7日,鄂尔多斯人才科创中心(北京)启动运行。至此,鄂尔多斯市链上了全国优质科创资源,有了高端人才引育、关键技术攻关、创新项目孵化的新阵地、新平台。

  鄂尔多斯市正在搭建更高的平台,提升创新的策源力,营造一流的创新生态,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优化服务  夯实创新创造基础

  连日来,在内蒙古伊泰煤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李志飞为煤基阿尔法烯烃分离提纯中试放大及工业化转化项目忙碌着。

  “鄂尔多斯无论是传统化石能源,还是新能源的发展潜力,都在国家能源保障体系中举足轻重。”2021年通过人才引进加入内蒙古伊泰煤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李志飞告诉记者:“来鄂尔多斯2年,感触最深的是,鄂尔多斯市求贤若渴,对企业创新和人才引进提供了优质政策和资金支持。”他认为,在鄂尔多斯从事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研发创新大有可为。

  科技人才是发展的根本,服务好人才是科技工作的基础。鄂尔多斯市科技局坚持“引进+培养+扶持”的科技人才工作思路,汇聚一流创新人才,增强高质量发展策源力。

  前不久,“双壹计划”鄂尔多斯市乡村振兴人才“1+2”专项行动启动。计划在5年的时间里为鄂尔多市培养100名左右涵盖农村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农艺与种业、畜牧、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研究生,实施前期研培、课程学习、出国研修和实践创新四段式培育模式,共投入2000万元。

  “双壹计划”是依托中国农业大学乡村振兴国际化菁英人才订单式培育项目,在鄂尔多斯实施的“1乡镇2名全日制研究生”专项培育行动。该行动以鄂尔多斯市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为导向,立足解决乡村振兴人才内生动力不足和科技下乡最后一公里、农畜产品销售第一公里的人才短缺问题。

  “双壹计划”1+2”专项行动,将成为鄂尔多斯市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校地合作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将成为全国乡村人才振兴的实践典范。

  (本文配图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 手记

  创新事业呼唤创新人才。把人才请进来,让科研走出去,打破人才流动壁垒,这就意味着既要眼睛朝内,发现、培养、吸纳、聚集一批人才,也要“内外结合”,利用优秀科技人才技术专长,针对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走出去、请进来,巧借外力,为我所用,努力开创我区科技人才广泛集聚、人才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新局面。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特刊
   第07版:旗县融媒
   第08版:科技
营造引才一流“软环境” 提升创新发展“硬实力”
科技在线
乐享科技 筑梦未来
产业集聚 让数字经济“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