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只为荒漠中的那片绿

  □本报记者  帅政

  11月的阿拉善,大漠苍凉,草木凝霜。阿拉善盟生态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达来,骑着摩托车,在茫茫戈壁搜寻着植物的影子。搜索植物、采集植物标本,这样的工作达来坚持了整整16年。

  帽子、相机、粗布包……达来用这身“行头”,跑遍了全盟每个生态类型区和生态功能区,以科学研究推动这片热土的生态巨变。

  2007年,从内蒙古大学生物系毕业后,达来入职阿拉善生态环境监测站,开始从事生态环境监测与研究工作。

  工作之初,在“师父”的带领下,达来接触到了多种珍稀植物,学校所学已经无法满足他,他便自费购买大量书籍,对大漠地区的植物展开深入研究。

  “只要一有时间,我就骑着摩托车到处采集标本,再通过书籍来鉴别其种类、习性。书上了解不到的,就请教植物专家,有时还跑到母校鉴别。”达来说。

  如今,达来对阿拉善盟多种植物的形态特征、分布与保护状况等情况了如指掌。采集植物标本、拍摄植物物种图片700余种,形成了一套“荒漠生态地面监测技术方法”,被列入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的《全国环境监测技术培训系列教材》。

  2005年到2013年,我国启动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为采集土壤样品,达来走遍阿拉善的每个角落,形成的“阿拉善盟土壤样品库及土壤环境背景点样品库”《阿拉善盟土壤环境统计数据》等成果,为区域土壤环境保护和规划、环境质量评价、制定土壤环境地方标准研究等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

  2007年至今,他先后主持完成了阿拉善盟生态环境状况监测与评价、黄河西岸生态调查和多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科研项目,编制完成了《阿拉善荒漠植物图鉴》等著作,填补了阿拉善盟相关科研领域的空白。2023年,达来被生态环境部评为2022年“最美基层环保人”。

  达来说,16年来,自己走过的路,爬过的山,涉过的水,见过的动植物,数也数不清,也亲眼见证了阿拉善盟生态环境的改善,这让他倍感光荣。

  “只为荒漠中的那片绿,我会一直坚持下去。”达来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2018年起,呼伦贝尔市实施莫尔格勒河流域生态修复治理,保护水资源、维护水生态、改善水环境,使其再现鱼翔浅底、飞鸟盘桓的美景——~~~
~~~
~~~
~~~
~~~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通辽
   第08版:锡林郭勒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生态环保
   第12版:收藏
一幅完美的草原风情画
【纵览】
做好“节水”大文章
只为荒漠中的那片绿
乌梁素海湖区芦苇“变废为宝”
巴音温都尔“引黄入沙”变害为利
产业治沙沙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