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贴心的“大米书记”

  □见习记者  方圆

  走进兴安盟扎赉特旗好力保镇五家子村的合作社仓库,驻村第一书记王涛站在堆成小山的稻谷前,抓起一把稻谷,言语里透着几分自豪说道:“看我们村今年收获的水稻长得多好,颗粒饱满,稻香十足!”    2021年10月,王涛到五家子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一段时间的走访调研后,他发现村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村民收入不稳定、村集体经济薄弱、没有特色产业。

  解决问题从哪入手?王涛把目光落在水稻上。“村里的水稻长在黑土地里,使用活水浇灌,品质没问题,变成商品能卖个好价钱。”王涛说。

  “先找局长,再找市场。”王涛思路清晰。“找局长”就是利用派出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内蒙古自治区税务局的资源优势,开展消费帮扶。

  很快,村里的第一笔订单来了,位于呼和浩特市的机关单位食堂采购了五家子村2万斤大米。可是,还没高兴几天,新的问题又来了——由于存放条件有限,对方要求采购的大米分10次供应。可是扎赉特旗到呼和浩特不通火车,汽车运费又太高,运输成了大难题。

  “当时只能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王涛回忆道,当时他回到呼和浩特,在各大农贸市场里东奔西走了好多天,终于找到一家满意的物流公司,运费低,还提供免费仓储,五家子村的第一笔订单终于顺利交货。“不少同事联系我说大米很好吃,要给家里人也买点。”王涛说,第一笔订单的好评让他对村里的大米更有信心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单位能帮的都帮了,能买的也都买了。消费帮扶业务稳定后,就没有了增量。”王涛意识到,走好产业路子,还得打开市场、赢得市场。“当今网络市场是主流,拥抱互联网才可能拥有市场。”之前对网购丝毫不感兴趣的王涛,主动向专业人员请教学习网上销售的相关知识,却没想到拥抱互联网可不容易。

  原来,之前村里出售的委托工厂代加工的大米,没有商标和品牌,不能在线上销售。如果借用代加工企业的商标和包装,只能按原粮价格出售,收入跟之前卖水稻一样。

  就这么小打小闹,还是做大做强?经过沟通后,村两委和王涛一拍即合:一定要把自己的品牌干起来。设计包装、注册商标、申报入驻网销平台……三个月后,村合作社自己的商品“蒙粮鑫”大米成功上线“832平台”和京东农产品旗舰店。

  截至今年国庆节,五家子村合作社线上销售大米325万元,消费帮扶销售大米183万元,合计卖出83万斤大米,占全村水稻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据王涛介绍,今年村里新建了稻米加工厂,预计明年初投入使用,村里的大米产业链已初具雏形。

  “王书记是我们贴心的‘大米书记’,去年的水稻价格低,多亏了王书记把水稻加工成大米,这才卖了好价格。”脱贫户孙铁柱说,王涛为村里做的事不止卖大米,他还带领村民发展冷水鱼养殖等特色产业,让大家的钱包越来越鼓了。

  “只有把自己当成村里人,才能成为村民的贴心人。”王涛说。在他驻村期间,五家子村合作社连续两年分红20%以上,户均增收8600元。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62.5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评论
   第06版:阿拉善
   第07版:旗县融媒
   第08版:乡村振兴
〖看台〗
小村文明风 满眼皆新景
贴心的“大米书记”
葡萄产业兴 拓宽增收路
〖速读〗
产业发展“牛路子” 鼓起村民“钱袋子”
土壤改良成效明显 盐碱地成为新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