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如何实现边境地区的长治久安?呼伦贝尔市的做法是,在边境地区嘎查村推行“党务联建、村务联谋、警务联抓”,探索实践“三务合一”基层治理模式,边境派出所与嘎查村融在一处,干在一起,警民合力,治边兴边。
“三务合一”,新时代“草原110”新样本
呼伦贝尔市有着1733公里边境线,边境地区地广人稀,尤其是撤乡并镇后,政府公共服务资源分散、行政力量不足,管理服务效能存在弱化倾向,部分边境地区出现了人口“空心化”现象。
为了强边固防,推进兴边富民,2012年,呼伦贝尔边境管理支队丰富、创新新时代“草原110”内涵,在224个边境地区嘎查村推行“党务联建、村务联谋、警务联抓”的“三务合一”基层治理新模式。
经过10年的探索、发展,“三务合一”基层治理模式已由最初的流动警务室、一村一警,延伸发展到全市边境地区78个警务室、警务工作站和值守卡点,231名民警村官和千余名护边员与边境嘎查村合力治边兴边。
为推进党务联建,边境管理支队深化边境派出所“四强党支部”评星定级活动;39名边境派出所主官进入乡镇苏木领导班子;民警村官与嘎查村警地支部一起建、组织生活一起过、群众工作一起做、民生大事一起办。
各基层边境派出所从整治治安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居住条件、培育文明村风入手,推出“三户一体”联防机制和“三级调纠”机制,引进致富项目,协调项目立项,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方面的难题。
在村务联谋上,边境地区民警兼任村官制度,在边境防控、维护治安、民族团结、边疆巩固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10年来,边境地区创建模范嘎查村176个,占边境地区嘎查村总数的80%。
10年来,边境管理支队组织警地联合开展“送科技进牧区”“送农资进牧户”“千名党员进万家”服务活动300余次,协调解决民生问题712件,建立弱势群体帮扶对子262人,关爱困难儿童62名,推动待业人员再就业166名,开发引进旅游等项目8个。
警务联抓构建起警地合力治边的大格局。边境管理支队整合警力、调动民力,壮大了守土固边力量,6个边境旗市区开展了平安边境模范系列创建活动。
边境管理支队依托“蒙古包哨所”“旅游警务”等流动载体,推广“三五户联防”“邻里守望”“临时跟群放牧”等工作法,成立“红袖标”草原110联防队,建立起1000多人的护边员队伍。近4年来,呼伦贝尔边境管段涉边案件事件实现“四连降”。
为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边境管理支队建立了21个警务室(工作站)、“矛盾纠纷调解室”和6个矛盾纠纷调解分中心,近年来参与化解涉及牧民信贷、草原旅游、草场划分等纠纷1800余起。
边境管理支队政治委员潘伟认为,警地党组织结成联创联建对子,有效促进了边境地区民生发展、社会和谐和民族团结,积累了边境社会治理新经验,提高了党在边境地区社会治理中的凝聚力,形成了党政军警民合力治边的工作格局。
强边固防,北疆大地上的生动实践
边境派出所,是“三务合一”基层治理模式的重要实践者。他们与嘎查村班子融在一起,合在一处,共同守护着边境地区的幸福安宁。
2019年9月,额尔古纳边境管理大队上库力边境派出所民警高伟,兼任了上库力办事处前进村党支部副书记。
每到春播时期,高伟都要和村干部到田间地头,宣传、检查春季防火,督导农机作业安全生产;秋收时节,大批外来务工人员涌入,高伟和同事深入现场,登记、核查人口身份信息,督促劳资双方签订务工协议……
警察驻在村里,村民们办事更方便了。换个户口本、办个身份证,找上高伟一次就能问清楚怎么办;有些涉及法律方面的事儿,村民们也能在高伟这里得到清晰的答案。
高伟驻村3年多,前进村实现了刑事、民事、电诈案件“零发生”。
新巴尔虎左旗罕达盖苏木与蒙古国接壤,是20世纪90年代“草原110”的诞生地。罕达盖边境派出所同罕达盖嘎查党支部联建联创,相互列席组织生活会, 联合开展“铸牢国防意识,根植爱国情怀”等主题党日活动,并与驻地法庭、卫生院等单位党员建立了交流机制。
派出所与嘎查民生大事一起办。2021年,罕达盖嘎查筹建强边固防广场,派出所积极参与,在广场选址、设计上提出意见和建议。2022年初广场建成后,派出所主动承担起广场的绿化任务,从5月起,民警们自己动手植树、种草,整整干了3个月。
化解矛盾纠纷,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抓手。2022年8月5日上午,罕达盖嘎查村民温曙光打电话报警求助:村民宝庆打草越界。副所长王自华和嘎查党支部书记宋贺鹏去苏木草原管理所下载了温曙光、宝庆两家草场坐标后,驱车近20公里赶到现场。
王自华拿着手机,打开实景地图软件,几个人按坐标定位,沿着两家草场分界线走了一遍。事实面前,宝庆承认自己打草越了界,两人重新在分界线上钉上了木桩。在王自华的建议下,两个人拍了一张握手言和的照片。
罕达盖嘎查纪检委员顾明明说,两家合一块,村里大事小事一块抓,有劲一起使,30名护边员与民警一起巡边护边,共同维护了边境地区的稳定与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