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仲裁维权牵手就业服务 确保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本报记者  梅刚

  “没想到劳动仲裁帮我解决了矛盾,还为我提供了就业岗位,真是太贴心了。你们有啥困难就找人社部门哇……”在内蒙古宏泰大地饲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张宇挂在嘴边的这句话,让工友们底气十足。

  张宇曾是内蒙古一家塑业公司职工。前不久,因工伤保险待遇问题得不到解决,到劳动仲裁接待窗口求助,工作人员细致为其解答后,指导他提起了仲裁申请,并及时启动速裁程序。两天时间里,仲裁员联系用人单位,送达文书的同时详细明示法律责任,经过反复调解,仲裁员不仅帮助他拿到了工伤保险待遇,还启用了就业帮扶联动机制。经过推荐和面试,张宇顺利入职成为该公司设备维修工。

  今年以来,乌兰察布市人社局探索建立“劳动维权+就业帮扶”新机制,坚持“维权+就业”的双向服务理念,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设置就业指导室,由仲裁院、就业服务中心两部门业务人员组成的工作专班开展联动服务,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同时,将有就业服务需求的劳动者及时推送至用人单位,为其提供就业指导,做到“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

  “仲裁院以‘调解+仲裁审查确认+裁决’相结合的方式,大大减少劳动者‘反复问、多头跑’的困局,维权效率显著提升。”乌兰察布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云雪艳表示,今年市直劳动仲裁部门共处理案件439件,调解成功率80.18%,结案率100%,帮助30多名失业劳动者实现再就业。

  据了解,为常态化推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乌兰察布市人社局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宣传,把权益维护、工伤预防等知识送到劳动者身边,推动劳动关系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更优营商环境。同时,出台《乌兰察布市和谐劳动关系单位(园区)标准及认定程序》《乌兰察布市和谐劳动关系单位(园区)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全力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和谐劳动关系新格局。此外,积极发挥劳动关系协调员和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作用,开展劳动合同管理、劳资沟通、协调劳动争议等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今年157人获得劳动关系协调员(四级或以上)证书,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达31家,有效维护了企业员工权益。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影像力
   第06版:社会
   第07版:锡林郭勒
   第08版:通辽
仲裁维权牵手就业服务 确保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住有所居 建设温馨家园
校园冰雪活动热翻天
精准式工伤预防培训 绷紧企业职工“安全弦”
三封感谢信 浓浓感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