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封感谢信 浓浓感恩情

  □本报记者  刘志贤  通讯员  顾晓瑜

  今年7月以来,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连续收到了3封来自清水河县委、县政府的感谢信,信中写满了对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4位老师支教清水河县普通高级中学的感激之情。

  “把党徽戴上,把咱们腾飞支部的精气神带上!”支教之际,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特级教师、教科研室主任、腾飞党支部的纪检委员隋卫国郑重其事地说。来到清水河普高,这位年近六旬的老师获得了一个亲切的称呼“隋老”。

  感谢信里有这样一段:“隋老师帮助清水河普高教师轻快地走了出去,轻松地开了眼界,轻易地共享了教学资源,轻便地获得了先进理念,帮助学校整体提升了教学教研水平和育人管理能力。”支教期间,隋老师成了清水河普高参与呼和浩特市乃至全国知名高中校教研活动的联络员和组织者,尤其在疫情期间,他依托呼市二中优势教育资源,打通了清水河普高与呼市二中的线上集体备课、听评课、视导课等互研共建渠道。经过他的多方组织联系,清水河普高还参加了呼市教研室组织的《探索大单元教学》教研和讲座活动。2022年的10月、11月,清水河普高的老师们记忆最深:他们参加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国家级示范区潍坊市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程优化·素养提升”课堂教学展示及专家点评活动,参加了浙江省镇海中学和时代凤凰研究院共同举办的《“三新”背景下素养导向课堂转型的探索》教学研究讨论会,参加了深圳市省级双新示范校课堂展示…… 老师们都说:“有了隋老师的联络沟通,我们跟随教育改革的步伐越来越紧。”

  “我是一名有19年党龄的老党员了,要让我留在清水河,我愿意!”在倾情奉献的同时,支教教师佟棱也收获了很多感动。“看!这是孩子们送给我的满桌子的艳丽花束,那是孩子们连夜赶制的手工作品啊!”回到呼市二中,每每见到熟人,佟老师第一个分享的就是她保存的一张张照片。

  去年6月,清水河普高希望呼市二中能派出一位物理老师赴该校支教,于是,呼市二中认真挑选,派去了时任桥华学校校长助理、教务主任,并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物理老师佟棱。入校后,佟棱了解到,清水河普高将学情发展区间相近的学生分在一个班,她要代课的高二两个班物理学情各不相同。于是,她马上制定教学方案,在编写教案、课堂教学、布置作业时均有针对性设计不同版本,尤其在布置作业时,细化到每天的作业均要有不同的难易度、不同的侧重点。在担任了高二年级物理备课组长后,她带领老师们分工合作搞教研听评课,敞开教室门做示范视导,深入班级做德育心理疏导等。“教学要有绣花的功夫,一针一线都要精细精彩,恰到好处!”佟老师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她的耐心细致也赢得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我是呼市二中的一员,也是清水河普高的一员,更是中国共产党员中的一员。我为自己是这些集体中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同时,也倍感责任重大。”赴清水河支教的数学老师余碧波说,下乡支教,累并幸福着,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

  在呼市二中,还有很多支教老师,他们,克服生活工作上的重重困难与不便,从繁华的都市来到偏远的县城;他们,把一颗颗火热的心扑在山区的教育事业上,竭力帮助当地老百姓实现“在家门口上名校”的愿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影像力
   第06版:社会
   第07版:锡林郭勒
   第08版:通辽
仲裁维权牵手就业服务 确保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住有所居 建设温馨家园
校园冰雪活动热翻天
精准式工伤预防培训 绷紧企业职工“安全弦”
三封感谢信 浓浓感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