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节,走进林西县大井镇东方红村玉米皮手工艺品编织现场,桌上堆满了玉米皮、线绳等材料,几名妇女正围在桌前剪裁粘贴,时不时互相商讨编织手法。不一会儿,“十四冬”吉祥物“安达”“赛努”在村民们灵巧的双手下孕育而生。
“在家门口举办‘十四冬’是一种荣耀,我们特意设计图案制作玉米皮贴画,你看这‘安达’和‘赛努’,多喜人。”赤峰市林西县大井镇东方红村村民李国华说,他们想通过这种方式,为这场家门口的盛会加油喝彩。
东方红村是典型农业村,当地村民收入以种植为主,入冬即意味着“猫冬”。为拓宽广大农村妇女、残疾人等人群的增收渠道,该村因地制宜,成立巧妇人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邀请培训师,举办培训班,教妇女学习制作玉米皮贴画技巧,成为林西县玉米皮文创产业巾帼志愿服务项目最初试点。
“玉米皮贴画主要以玉米皮为材料,按纹理特点,■下转第3版 ■上接第2版 经高温熨烫,形成“焦、浓、重、淡、青”五种主色,再搭配桦树皮、羽毛等,比照手稿裁剪,后经过刷油、刷胶、粘贴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我们村作为农业村,有丰富的玉米皮资源,能为玉米皮文创产业发展提供足够原料。”东方红村党总支书记陈国志介绍。
在东方红村,玉米皮贴画得到了老百姓的大力支持。“冬闲时间制作玉米皮贴画,既能补贴家用,又能学到新本领,一天收入百八十块钱不成问题,比在家待着强多了。”62岁的村民吕海萍一边麻利地编织一边说。
陈国志介绍,每逢重要节日、活动庆典,巧妇人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都会组织妇女制作相关作品,这次听说要制作 “十四冬”吉祥物,村里掌握玉米皮贴画技术的妇女纷纷报名参加,有人负责绘制图案,有人负责粘贴玉米皮,有人负责剪裁,大家相互切磋,想拿出最精美的作品为“十四冬”添彩。
目前,林西“玉米皮贴画”已经入选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群众居家就业创业的指尖技艺向指尖经济转化,传统手工业真正变成了增收致富的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