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家企业、1040余种优质特色农畜产品参展销售;60余家媒体在会前、会中、会后积极广泛开展宣传;线下线上销售金额累计达7300余万元……
11月23日至27日,在赤峰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在京蒙挂职干部团队的积极协调下,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精心筹备,在北京展览馆成功举办“赤峰好物进北京”活动,向首都乃至全国递上了“赤峰好物”的靓丽名片。
从绿色健康的农畜产品,到独具匠心的非遗文创,再到有滋有味的各类美食,一场广受瞩目的盛会让“赤诚峰味”品牌在京影响力和知名度大幅提升,也让赤峰市的优质农畜产品在京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两地,再次书写下京蒙协作崭新而美好的一页。
历史渊源深厚 协同发展悠远
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展东西扶贫协作的重大决策,京赤协作由此拉开序幕。2010年,京蒙两地签署《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北京市对赤峰市8个国贫旗县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根据统一安排,昌平区帮扶阿鲁科尔沁旗,顺义区帮扶巴林左旗,经济技术开发区帮扶巴林右旗,丰台区帮扶林西县,通州区帮扶翁牛特旗,西城区帮扶喀喇沁旗,石景山区帮扶宁城县,海淀区帮扶敖汉旗。
27年携手并进,27载奋力探索,北京市与赤峰市的协作已经从最初的资金投入、物资捐赠,发展成为如今的深度协作、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协作工作不断向着更深层次、更宽领域迈进。
2011年至今,北京市累计向赤峰市投入帮扶资金43.38亿元,引导社会帮扶资金3.57亿元,实施项目1789个,带动152832名贫困群众摆脱贫困,走进小康。
在真金白银的支持下,两地产业协作取得丰硕成果。围绕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赤峰市立足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不断加大面向北京地区的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力度,首农、中粮、中化、国家能源、奥仓、宏福等61家北京企业相继落户赤峰,企业投资到位金额达57亿元,为赤峰市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京赤两地积极搭建扶贫扶智协作平台,采取干部挂职、人才支援、专业培训、结对帮扶等方式,将高层次人才、先进技术理念带入赤峰各行各业。截至目前,两地互派挂职干部、专业技术人才4884人次,两地1456个乡镇、企业、学校、医院及社会组织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开展教育、医疗等领域培训活动600余次,培养各类人才3.6万余名。
在北京市及结对区的大力支持下,两地农产品绿通平台和畜产品检疫检测平台成功搭建,推动赤峰农畜产品“组团”进入北京市场、超市、食堂,最大限度减少了流通环节,畅通了销售渠道。目前,赤峰市已累计向北京输送价值近155亿元的绿色优质农畜产品,大量产品直销北京黑户庄、新发地、大石门等市场。
这份跨越千山万水的深情厚谊,不是给钱给物的“一枝独秀”,而是从最需要处着眼、从最擅长处入手的“全面开花”。高质量的互动对接,让来自北京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理念在广袤的草原不断落地生根。
比肩再起新程 同心再创辉煌
授之以渔,擘画长远。多年来,双方密集对接、优势互补,同心同向、共谋共建,多点开花、硕果累累,汇聚成了守望相助的深情厚谊。
奋进在新征程上,面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份时代答卷,深化东西部协作是重要内容,也是解题之道。
2021年以来,赤峰市委、政府高度重视京蒙协作工作,注重统筹谋划,加强沟通协调,强化协作配合,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京蒙协作“十四五”规划》《京蒙协作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落实京蒙协作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措施》等系列文件的相继出台,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细化了实施路径,强化了保障措施。
2022年7月,赤峰市委主要领导率党政代表团赴北京市先后同市支援合作办、国资委和对口帮扶赤峰市的8个结对区对接京蒙协作工作,同步完成8个旗县互访任务,提升了京蒙协作层级、能级、量级。8月,赤峰市委主要领导又带队赴京走访了8家央企,与企业负责人就进一步加强对口帮扶、推进乡村振兴、深化产业合作进行深入交流,有力推动了央企在赤峰市规划新项目、应用新技术、发挥新作用。
2023年3月20日,赤峰市在京举办京蒙协作促进赤峰高质量发展暨赤峰“文旅进京”推介会,集中签约67个大项目,总投资460亿元,为赤峰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优势、新动能。
2023年,赤峰市持续深入贯彻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关于京蒙协作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自治区“六个倍增”计划(教育倍增计划、医疗倍增计划、农畜产品销售倍增计划、旅游倍增计划、产业合作倍增计划、科技创新倍增计划)要求,推动京蒙协作不断走向深入。
——项目建设方面,利用北京市级协作资金4.27亿元实施项目53个,利用北京市区级协作资金1.1亿元实施项目66个,主要用于产业、就业、消费帮扶、乡村振兴试点示范等方面重点工作。
——区域协作方面,5至6月,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执法总队、北京市国资委带队先后来赤峰市对接工作,北京市11家国有企业和6家大型民营企业与赤峰市相关部门及企业就两地招商需求、产业转移、共建园区等方面深度对接,在能源基地建设、农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拓宽线上销售渠道等方面取得新突破。通过政策激励和资金撬动,2023年引导落地投产企业16家(新增3家),新增投资额11.24亿元,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244人;两地共建产业园区24个(新增2个),援建帮扶车间39个。
——消费帮扶方面,立足丰富的农牧业资源禀赋,以“赤诚峰味”区域公共品牌为核心,大力开展消费帮扶。3月,积极参与自治区乡村振兴局在重庆市举办的以“‘渝见京蒙’京蒙消费帮扶集采推介会暨帮扶产品‘五进’活动”,12个旗县区的42家企业、300款优质特色产品参加展售,活动期间赤峰展区产品销售及签约金额达865万余元,签约金额总计35.37亿元。5月,积极参与国家供销总社在北京农展馆举办的2023脱贫地区农副产品产销对接会,现场签约订单和销售农畜产品金额达到2.3亿元。6月,在清华大学举办以“赤诚峰味 清华有约”为主题的赤峰美食文化周活动,就餐约2万人次,对人才引进和人文历史的弘扬起到积极推动作用。11月,在北京展览馆成功举办“赤峰好物进北京”活动,现场销售、签约、抖音直播和“赤诚峰味”线上平台销售金额累计达7300余万元。
协作更有力量 未来更可期望
一项项有力的举措,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一组组亮眼的数据,擘画出两地千里同好、山海同心的温情画卷。
面向未来,赤峰市将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磅礴的力量,勾勒互利共赢发展的美好愿景,书写东西部协作的崭新篇章。
加强领导、强化协作。把京蒙协作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积极主动同北京方面沟通联系,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靠前抓、具体抓,多走动多汇报,增进感情、促进合作。推动京蒙协作方式由“输血”向“造血”转变,改变过去简单的争取物资和资金的单一方式,持续加强同北京市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水平。
科学谋划、提升层级。加大面向北京地区的招商引资力度,依托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要平台,深入研究北京市各区产业特征和市场潜力,系统梳理赤峰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主攻方向、主要需求,做到靶向发力、有的放矢。立足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发展动能,探索建立“北京企业+赤峰资源”“北京市场+赤峰产品”“北京总部+赤峰基地”“北京研发+赤峰制造”等合作模式,使北京的优质资源更多更好地“为我所用”。同时,进一步密切同北京市国资委沟通合作,积极推动北京市各类企业组团到赤峰市考察调研、投资兴业,力争每个旗县至少新引进1至2家北京企业。
突出重点、强力推进。把京蒙(亦庄·赤峰)科创产业园项目建设作为京赤协作的重中之重,真正把“研发孵化在北京、转化落地在赤峰”的反向飞地模式实践好,把京蒙协作这一示范工程打造好。聚焦推进乡村振兴,提高协作资金使用的集中度和连续性,学习借鉴北京乡村振兴示范村成功经验做法,发挥乡村振兴研究院智库优势,着力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典型。切实抓好消费帮扶,在北京结对区及成熟市场共建赤峰门店,主打“赤诚峰味”品牌农畜产品,逐步提高赤峰优质农畜产品在北京及周边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深化劳务协作,不断完善用工机制、深化技能培训、创新招聘方式,为农村牧区劳动力开通“就业直通车”,年内力争通过京蒙协作实现就业2万人以上。
搭建平台、加强会商。立足赤峰市产业基础、比较优势和发展所需,紧盯北京市技术、人才、管理、市场等优势,进一步搭建合作平台,明确合作方向,接续推动两地合作取得一批又一批实质性成果。定期开展会商,通过联席会议、信息通报等方式,共享工作进展,解决困难问题,确保合作顺利推进。发挥北京来赤挂职干部和赤峰在京挂职干部桥梁纽带作用,多牵线搭桥、多宣传推介,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工作双向发力,不断开创全方位高水平协作新局面。
不远千里的心心相印,跨越山河的绵绵真情。一路牵手走来,京赤协作的脚步铿锵又坚定,这场跨越山河的并肩奋进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