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是构建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并为亿万网民营造清朗网络环境的有效路径
●营造良好网络生态环境,需要网上网下合力画好同心圆,打造涵盖领导管理、正能量传播、内容管控、社会协同、网络法治、技术治网等各方面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网络治理由事后管理向过程治理转变、多头管理向协同治理转变
□烁宁
“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网络生态治理工作提出的指导性意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治理互联网,从信息化发展大势和国际国内大局出发,就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网络强国的行动指南,为做好新时代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得网络者得天下”“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推进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就要强化历史主动,切实增强以信息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健全完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出发,打赢网络意识形态领域一系列重大斗争,根本扭转了过去网上乱象丛生、阵地沦陷、被动挨打的状况,网上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网之道。
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是构建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并为亿万网民营造清朗网络环境的有效路径。目前,我国有十多亿网民聚集于网络空间展开信息交流、资源获取等活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这意味着国内网络生态治理是一项规模巨大的复杂工程,需要多元社会主体的共同参与。作为十亿多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生态环境逐渐向好、风清气正,符合广大人民利益;对网络生态空间实施治理,是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重要举措。在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内,网民可以充分利用日臻完善的互联网技术,读取、共享、使用优质信息,创造高质量网络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只有不断完善网络治理措施,引导网络空间向上向善发展,营造充满正能量与主旋律的网络环境,广大网民才能有机会接触优秀的网络文化,丰富自身精神世界,有效提升媒介素养,减少网络暴力等恶性事件的发生。
新时代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构建健康网络空间,是时代的要求和现实的需要。如何将亿万人民的精神家园打造成风清气正、生态良好的网络空间,是关系全体人民切身利益的时代课题。近年来,我区深入实施网络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守好网络主阵地,在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治理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内蒙古网信系统充分发挥网络优势,以优质的内容供给、新颖的传播方式、精准的互动引导、持续的流量保证、良好的网络生态,不断取得网信工作新成效。运用好“好作品上央媒”工作机制,统筹联动各大媒体推出网上系列精品栏目和品牌,策划推出一批融媒体产品,取得了较好反响。结合地区实际深入研究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的推进模式,持续优化完善政策框架、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不断推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迭代升级、健全成熟。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网络生态治理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数字化改革与智能化应用进程中,数字医疗、智慧城市、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服务体系、自然灾害风险预警等还亟待完善。新征程上,我们要针对边疆民族地区地域广、人口分散、互联网发展不平衡等特点,进一步完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不断提升网络生态治理能力,为网络强国建设作出更多贡献。
在全媒体语境下提升主流舆论引领力、构建充满正能量的网络空间,需要借助媒体融合的力量,充分发挥其宣传引导作用,推动网络生态平稳健康发展。要善于利用新兴媒体平台,积极宣传引导、加强多元融合、深化数字赋能,着力促进网络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坚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优化融合发展、议题设置、产品创作、联合传播、效果评价等工作机制,打造一批重点融媒品牌。
进入智能化新时代,人工智能将为网络生态治理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面对网络中浩如烟海的信息,传统的内容审核模式难免捉襟见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自动识别网络视频、图片、文字等文本内容,再依托网络行业数据库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形成准确、全面、客观的计算模型,高精度识别不良信息、有害信息。以科技赋能网络生态治理,可以大幅度提升信息审核速度与质量,让广大网民在网络平台中共享互联网的发展成果,进一步提升幸福感与获得感。在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推进网络生态治理的过程中,要注重提升网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与专业化程度,培养、引进一批专业人才,不断增强网络生态治理现代化、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
统筹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治理
营造良好网络生态环境,需要网上网下合力画好同心圆,守正创新、主动作为、统筹推进、精准施策,打造涵盖领导管理、正能量传播、内容管控、社会协同、网络法治、技术治网等各方面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网络治理由事后管理向过程治理转变、多头管理向协同治理转变,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治理。
发挥多元主体主观能动性,实现网络生态共建共治共享。从本质上讲,网络生态治理是一项复杂且动态的系统工程,需要构建综合的网络生态治理体系,才能更好展开互联网内容建设。构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需要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网民等多元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实现网络生态共建共治共享。只有压实各方主体责任,促进多元主体之间良好互动,形成向上合力,才能更好实现多元主体共同建设、治理与维护网络生态空间、共同享有互联网发展与改革成果。作为网络生态治理的主要推动者,网信部门需要树立清晰且明确的网络生态治理目标,并利用AI、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提升监管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做好网络生态治理的统筹协调工作。要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网民等主体共同参与的监督评价机制,在互联网领域形成人人监督他人并被他人监督的良性循环局面。网民既是网络信息文化内容的消费者,也是生产者和传播者,应养成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合法正当权益、自觉参与网络文明建设的良好习惯。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环境,离不开互联网平台的重要支撑。基于互联网现实发展的需要,建议网络平台建立网络生态治理互动专区,并以文件报告的形式推送给用户,告知其违反社区规定的后果,进一步引导用户树立社会责任感,自觉参与向上向善、积极健康的网络空间建设。
完善落实相关政策,打好治理“组合拳”。网络生态治理涉及众多领域,需要立足全局进行系统性谋划,从顶层设计着手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当前,国家已经出台一系列政策,同时推进“护苗”“净网”“剑网”等专项整治行动,系统打出了一套治理政策“组合拳”。“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在全网开展“大扫除”,为管网治网长效机制建设积累宝贵经验,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打下坚实基础;“护苗”专项行动坚决清理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不良内容,有效提高中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网络安全意识;“净网”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网络黑客、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剑网”专项行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行为,为网络新业态发展、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版权保护……政策的生命力在于落实,在具体工作过程中,需要厘清重点与难点问题,狠抓工作落实成效,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全方位提升网络治理水平。要持续统筹执法管理、生态治理、行业自律、网民举报等各项工作,加快建立健全长效网络生态治理机制,优化分级分类精细化管理举措,推动网络空间更加清朗有序,确保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要加强网络综合治理与市域社会治理的深入融合衔接,大力推动“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区块链+法治创新应用”等试点建设,强化信息化支撑,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全方位推进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
在由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的过程中,互联网治理规模之巨、难度之高、任务之重前所未有,需要网上网下齐用力,共同构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对于内蒙古而言,我们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内蒙古的战略定位,聚焦办好两件大事,立足网信职能职责,系统谋划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点工作,将专项行动的集中治理与平时工作的常态化治理有效结合,标本兼治做好互联网生态治理工作,培育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助推我国朝着网络强国目标勇毅前行。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