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戏看北京”吹来清新北疆风

舞台上集体秀“绝活”。
演员们扮演的羊儿软萌可爱。(内蒙古艺术剧院供图)
  □本报记者  冯雪玉

  将生活情境用声光电等手段呈现在舞台上,把乡村振兴用杂技艺术表现在故事中……前些天,内蒙古艺术剧院创排的杂技剧《我们的美好生活》,作为“大戏看北京”展演剧目在北京民族剧院圆满完成首次晋京演出。连续两天的演出虽然辛苦,但是演员们非常激动,他们说:“北京的舞台更大,北京的观众十分热情,我们很荣幸能在这里演绎家乡的故事。”

  从2022年首演,到如今晋京,《我们的美好生活》经历了一次次的修改提升、一场场的展示演出、一天天的排练打磨。正是团队上下一心的精益求精,才让《我们的美好生活》登上首都舞台,把北疆故事结合杂技这一传统艺术,传到更远处。

  老杂技  新时尚

  《我们的美好生活》以杂技、魔术为主体,融合了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采用欢乐时尚的元素、明快艳丽的色彩、诙谐幽默的情节,让观众在欢笑声中思考共鸣。

  该剧结合惊、险、奇、美、绝的杂技艺术与现代舞美特效,并融入内蒙古刺绣、传统乐器等北疆文化元素,兼具现代视听效果和传统文化韵味。

  在北京的首场演出,演员们在台上情绪饱满,随着剧情的发展,一幕幕精彩杂技绝活逐一上演:撒欢的羊群借助蹦床的弹力旋转跳跃;高空绸吊在时起时落的旋转中与振翅飞翔的鸟儿相互映衬;脚蹬高车的转盘如彩蝶飞舞花儿绽放;一摞顶在头上的银碗在摇摆不定的高车上踢来接去……

  面对精彩的节目,现场观众给予了最热烈的回应,每到精彩之处,台下的惊呼声和掌声同时响起。

  “非常精彩,非常过瘾,今晚不虚此行。”北京观众纪丽在观演结束后对杂技剧《我们的美好生活》赞不绝口。

  该剧讲述了新时代内蒙古人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打破传统思维,招才引“智”,建设幸福生活的故事:在中国美术学院攻读刺绣设计与工艺的研究生南迪即将毕业。为了完善自己的毕业论文和设计作品,她回到家乡向身为内蒙古刺绣传承人的母亲请教。因为母女二人观念不同,一系列矛盾冲突产生。同时,南迪发现高中同学新呼已是嘎查现任书记,两个有理想的年轻人携手众人一起筹建刺绣加工厂,使嘎查成为以刺绣产业为龙头的网红村、旅游村。小乡村与大世界的联系紧密了,南迪和新呼也萌生了爱意,美好生活画卷渐渐展开……

  剧中大量采用了跳、跃、翻、滚、爬、叠、钻、旋以及顶技、高空抛接等杂技技巧。让人在视觉享受的同时,感受到杂技技艺的精湛与剧目编排的精彩。

  “文艺创作必须深深植根于文化的土壤,才能更显厚重。北疆文脉流淌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激发了我们创作的灵感和热情。”本剧导演、编剧何燕敏介绍。

  创作期间,主创们深挖传统文化和北疆地域文化内涵,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用杂技讲故事,留住老观众、吸引新受众。

  积跬步  至千里

  《我们的美好生活》2022年首演后,一年多时间内,主创团队对该剧进行了多次修改和提升。

  首先是将主人公的名字修改为更符合年轻人审美的“南迪”“新呼”;杂技技巧上新加入单车等多个技巧,增添全剧观赏性;舞台呈现上创新性融入内蒙古刺绣这一古老非遗……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剧目在讲好故事的基础上,努力展示着中国杂技的艺术之美。

  何燕敏说,内蒙古杂技团长期以来秉持着乌兰牧骑的艺术特色,一专多能,他们既能在马背上驰骋,又能在舞台上表达情感、讲述故事。如今,这部剧首次来到北京演出,他们站在了更高的舞台上接受更严格的考验。希望北京的观众,能因为喜欢这部剧而憧憬内蒙古。

  谈到对全剧的提升,何燕敏说:“一个能够打动观众的好故事,我觉得是从艺术家的诚恳开始的,将情感通过一部艺术作品传递给观众,引发观众共鸣。乡村振兴是当下我们正在全民努力奔赴的一个美好愿望,作为内蒙古的文艺工作者,我们深知脚下这片土地上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我们把看到的、想到的美好生活嵌入到作品当中,希望通过一个艺术作品,真诚地让大家看到家乡的变化,家乡人的变化,看我们是怎样通过扎扎实实的奋斗实现美好生活的。这个故事虽然不是宏大叙事,但是它来源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看到奋斗着的自己。”

  “这部剧在技术性、观赏性、现实意义等方面,都堪称近年来国内杂技剧的上乘佳作,不愧为‘大戏看北京’展演的剧目。”北京市昌平杂技家协会秘书长、李宁魔术艺术学院教师李忠宝观看了演出后,高度评价《我们的美好生活》。

  硬核团队  干硬活

  “硬核团队干硬活”是众多杂技领域人士观看演出后,对《我们的美好生活》团队的评价。

  《内蒙古文艺》评论称,这部杂技剧在技术技巧展示方面,大多与内蒙古生产生活和习俗民风息息相关。显而易见,这些在生活中积累多年、具有独特文化意涵的优势,无疑为这部杂技剧沿着现代化、地域化、民族化方向对生活的撷取和艺术的表征,奠定了“为有源头活水来”的重要基础。

  为了让技巧和剧情完美融合,编导们着实下了一番功夫,才最终在舞台上呈现出精湛的技巧、妙曼的舞姿、张弛有度的情节。各种“绝活”与剧情发展珠联璧合,在有趣味、有意味、有品味的雅俗共赏中,观众们仿佛已经置身于田园牧歌的草原上,正在与这里勤劳致富的人们开怀畅饮马奶酒,共同分享着美好生活。

  “为了将每一个技巧呈现到位,大家都拼了!”内蒙古杂技团团长塔纳说。

  何超作为男一号,要集中呈现多个技巧,特别是单车,为了速成,他每天在训练室练习超过8个小时。

  “能够代表家乡走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内蒙古杂技,对我们演员来说特别自豪。大家都十分珍惜这次机会,没有人叫苦叫累。”何超说。

  “当前,内蒙古正在打造‘北疆文化’名片,这焕活了文化创作的内在动力,给了我们发展的底气。”内蒙古艺术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李莉表示。

  内蒙古杂技团成立于1960年,是一支底蕴极其深厚的队伍。60多年来,经过几代杂技工作者的探索实践,先后创作出许多具有鲜明地域色彩、浓郁民族特色的杂技作品。当代的杂技工作者,在承续此前积累的创作经验后,在现实生活的催发下和观念更新的基础上,经过业精于勤的不懈努力,相继创作出一批与此前相比更加符合现代观众审美要求的作品。例如,《射箭》《博克勇士》《套马杆的传说》,魔术《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骑手与绣娘》、杂技剧《鸿雁》和已成为保留品牌的《高车飞碗》《四人踢碗》《五人踢碗》《六人踢碗》等久演不衰的节目。2014年参与创作演出的以蒙古马为题材的剧目《千古马颂》一经上演,备受观众、专家和媒体的好评,已经成为内蒙古一张亮丽的名片。

  去更高处,听更雄浑的涛声;去更远处,看更壮观的浪花,内蒙古杂技团有着远大梦想。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旗县融媒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法治
   第06版:社会
   第07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8版:要闻
   第09版:视界
   第10版:北疆文化·文物说
   第11版:乡村振兴
   第12版:旗县融媒
“大戏看北京”吹来清新北疆风
致读者
元旦档电影陪你温暖跨年
内蒙古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成立
暖心饺子宴 “升温”邻里情
“能工巧匠”壮大特色产业